[实用新型]一种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1924.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谭洪波;张俊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伟;谭小天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1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骨髓道 弹性固定装置 限位配合 穿线孔 收紧线 引导线 引线孔 穿过 骨面 种骨 本实用新型 预固定位置 打结 固定操作 固定装置 穿出 拉紧 皮下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包括与骨髓道一端的骨面限位配合的第一连接板和穿过骨髓道后用于与骨髓道另一端的骨面限位配合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穿线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穿线孔,该固定装置还包括收紧线,第二连接板上还设有引线孔,引线孔中穿装有引导线用于引导第二连接板穿过骨髓道。使用时,在预固定位置按需要建立骨髓道,调节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距大于骨髓道两出口1‑2cm,将第二连接板穿过骨髓道,拉动引导线使第二连接板穿出,拉紧收紧线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贴于骨髓道两端的骨面上,进行皮下打结即完成固定操作。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以及改善了手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韧带链接两块骨头的骨科手术,比如肩锁关节脱位,远尺桡关节脱位,胫腓骨分离等手术中,为了维持两段骨头的连接,需要将两块骨头固定。传统方法中使用螺钉等固定方法容易导致螺钉断裂进而造成异物存留,弹性固定是较好的固定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效率高、固定效果好的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骨髓道一端的骨面限位配合的第一连接板和穿过骨髓道后用于与骨髓道另一端的骨面限位配合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穿线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穿线孔,该固定装置还包括穿设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中的以收紧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收紧线,第二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引线孔,引线孔中穿装有引导线用于引导第二连接板穿过骨髓道。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为用于穿入骨髓道中的梭形头端,引线孔设置于梭形头端上。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于相邻两个第二穿线孔之间和/或引线孔与其相邻的第二穿线孔之间均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埋线槽。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埋线槽。
所述第一穿线孔设置于第一连接板的中部位置。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于相邻两个第一穿线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埋线槽。
所述第一穿线孔的数量为两个,第二穿线孔的数量也为两个。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金属材质。
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圆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首先在预固定位置按需要建立骨髓道,完成后调节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距大于骨髓道两出口1-2cm,将第二连接板穿过骨髓道,拉动引导线使第二连接板穿出,拉紧收紧线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贴于骨髓道两端的骨面上,进行皮下打结即完成固定操作。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以及改善了手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块间弹性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第一穿线孔3;第二穿线孔4;收紧线5;引线孔6;引导线7;梭形头端8;第一埋线槽9;第二埋线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伟;谭小天,未经丁伟;谭小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1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头吸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椎弓根定位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