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稳定性灌注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9694.1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7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桩 高稳定性 灌注口 缓冲段 增强段 本实用新型 螺旋形钢筋 部件领域 房屋建筑 依次连接 受力板 支撑筋 组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灌注桩,可以提高灌注桩自身强度,并且使安装更加牢固。一种高稳定性灌注桩,包括桩底、缓冲段、增强段与灌注口,所述桩底、缓冲段、增强段与灌注口由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桩底为圆锥形;所述缓冲段设置螺旋形钢筋;所述增强段设置多组垫块与支撑筋;所述灌注口设置受力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灌注桩。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的。目前,桩基础工程由于其支撑点较深、承载力好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灌注桩,施工难度低,可以不受机械和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适应各种地层,所有桩基可同时施工,能有效缩短工期,且无需接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特别适宜在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
灌注桩在下桩灌注后,由于自身重力及建筑物重力,可能会出现桩下土层的沉降等问题,加之灌注桩通常采用钢筋笼,自身强度较弱,下桩过程中如果施加较大的力,可能会出现钢筋笼变形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灌注桩,可以提高灌注桩自身强度,并且使安装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稳定性灌注桩,包括桩底、缓冲段、增强段与灌注口,所述桩底、缓冲段、增强段与灌注口由下到上依次连接;所述桩底为圆锥形;所述缓冲段设置螺旋形钢筋;所述增强段设置多组垫块与支撑筋;所述灌注口设置受力板。在钢筋笼上方通过受力板将钢筋笼上部固定,桩底的圆锥形及缓冲段的螺旋形钢筋可提供向下压的弹力,在灌注后,依靠混凝土的重力,将缓冲段拉长,使桩底与土层的结合更加紧密,垫块与支撑筋可以在灌注桩的径向上提供支撑,防止发生径向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垫块为圆柱形,垫块轴心处设置通孔,通孔方向与增强段延伸方向的轴向及径向垂直,通孔与增强段连接。垫块可以绕通孔转动,在下桩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垫块可以与桩孔的孔壁滚动接触,在保护钢筋笼的同时,使下放更加顺利。
优选的,所述垫块在增强段延伸方向上分布多组。多组垫块,可以使灌注桩钢筋笼与桩孔之间的位置更加稳定。
其中,所述增强段设置多个环形钢筋,垫块设置在环形钢筋上。环形钢筋可以提高钢筋笼的径向强度,而且便于设置垫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增强段内部设置支撑筋,支撑筋两端连接在不同的环形钢筋。
其中,所述垫块包括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截面均为扇形,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相邻处设置连接孔。垫块采用分体结构,便于在钢筋笼上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灌注桩钢筋笼不同段的结构改变,增强了钢筋笼的强度,提高了钢筋笼与土层的接触牢固度,使钢筋笼下桩后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底,2-缓冲段,3-增强段,4-灌注口,5-垫块,6-支撑筋,7-环形钢筋,8-受力板,51-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53-通孔,54-连接孔,55-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稳定性灌注桩,包括桩底1、缓冲段2、增强段3与灌注口4,桩底1为圆锥形混凝土结构,缓冲段2为螺旋形钢筋。
增强段3包括垫块5、支撑筋6与环形钢筋7,环形钢筋7在灌注桩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环形钢筋7上安装垫块5,支撑筋6连接不同的环形钢筋7,且连接点设置在垫块5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9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笼下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灌注桩混凝土灌芯高度定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