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8438.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李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F16K5/08 | 分类号: | F16K5/08;F16K5/04;F16K2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头本体 快接口 阀芯进水口 出水龙头 引水管 同一直线 中心垂线 本实用新型 可拆式连接 节省空间 整个结构 可分离 连接件 用户装 导通 减小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基座,龙头本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快接口和阀芯进水口,基座上设置有引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和龙头本体为可拆式连接,引水管连接快接口,且快接口和阀芯进水口上的中心垂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此款出水龙头,由于龙头本体与基座为可分离状态,安装时,将龙头本体和基座分别安装在台面的上部和下部、并连接起来,再通过连接件一起固定在台面上,整个过程简单、容易,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用户装拆方便;再有,引水管通过快接口与龙头本体上的阀芯进水口快接导通,且由于快接口和阀芯进水口上的中心垂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有效减小出水龙头整体体积,节省空间,更易于安装,而且,整个结构简单、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龙头,包括一体的龙头本体和基座,且龙头本体上的入水口与阀芯是一体化,无法拆卸,入水口居中位,不偏心;上述传统结构的水龙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龙头本体与基座的一体连接结构,给用户使用和安装造成诸多不便;(2)入水口非偏心,造成龙头整体体积较大,更不利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且方便装拆的出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基座,龙头本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快接口和阀芯进水口,基座上设置有引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和龙头本体为可拆式连接, 引水管连接快接口,且快接口和阀芯进水口上的中心垂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此款出水龙头,由于龙头本体与基座之间为可分离状态,安装时,可以将龙头本体和基座分别安装在台面的上部和下部、并连接起来,再通过连接件一起固定在台面上,整个过程简单、容易,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用户装拆方便;再有,基座的引水管通过快接口与龙头本体上的阀芯进水口快接导通,且由于快接口和阀芯进水口上的中心垂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快接口与阀芯进水口之间偏心(不同心),有效减小出水龙头整体体积,节省空间,更易于安装,而且,整个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快接口的顶部一侧与阀芯进水口连通;以使两者之间偏心更明显,整体体积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上端插入快接口内、并与快接口顶壁相抵,有利于引水管的快速插入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上端的开口一侧连通阀芯进水口的入口一侧,以使引水管上端直接与阀芯进水口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快接口在下、阀芯进水口在上,即:进水由下往上输送入出水龙头。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进水口的内径小于快接口的内径,以利于引水管的插入,以及保证足够的进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龙头本体上还设置有阀芯控制通道和上侧出水孔道,阀芯控制通道分别连接阀芯进水口和上侧出水孔道,上侧出水孔道以斜向方式设置在阀芯控制通道的上方;保证出水量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有利于龙头本体的直径减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上侧出水孔道的中心线与龙头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实现龙头本体体积小,节省材料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龙头本体的上部还设置有顶部通道,顶部通道的宽度小于其高度。所述顶部通道的高度h值与宽度d2值之间构成函数关系:h≤(d2-d3/sin(a*180°/π))*tan(a*180°/π),这样可使阀芯插入龙头本体的阀芯控制通道深度加大,需要的龙头本体的直径较小,保证出水量,既上侧出水孔道直径不能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8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