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7262.7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筒 增氧设备 导气管 放置平台 水体 太阳能 本实用新型 增氧叶轮 传动轴 漂浮件 长度方向设置 技术方案要点 传动轴驱动 侧壁连通 外界连通 动力源 排水口 溶氧量 侧壁 内腔 氧气 转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解决了现有增氧设备溶氧量比较有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放置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导流筒,导流筒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于放置平台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增氧叶轮;导流筒的侧壁并于靠近放置平台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导流筒的侧壁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漂浮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增氧叶轮转动,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通过漂浮件位于水体的上方,使导流筒的内腔与外界连通,当导流筒内的水体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会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导气管自动进入到导流筒内,并与导流筒内的水体相混合,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溶于水体当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增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增氧方法都是通过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纯氧,使氧气与水体接触而传输到水体中,从而实现增氧目的。实际自然界有一种现象就是水体表层都与大气接触,表层水的溶解氧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特别在高温季节,水体表面藻类进行强烈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使得水体表层水的溶解氧处于超饱和状态,没有及时扩散到水体中、下部等溶解氧较低的水域,会溢出水面,排入大气中。
公告号为CN20468973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设备,包括防护罩、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传动轴、导流浮体、增氧叶轮、导流筒和导流浮体支架,导流浮体上端安装有防护罩,下端安装有导流筒,导流浮体上端还通过导流浮体支架安装有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下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一端穿过导流浮体连接有增氧叶轮,增氧叶轮安装在导流筒内。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漂浮结构,由于大气复氧作用一直存在,表层水处于高溶解氧区,通过增氧动力模块,将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体输送至水体远端,底部缺氧水体由于负压被吸入导流筒内,进而被转移至水体表面,进行大气复氧,然后表层高溶解氧水体被挤压至水体底部,在本水体增氧设备的持续工作下,持续不断地进行水体上下和辐射序号交换、溶氧趋于均匀和提高,达到向水体增氧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水体增氧设备,是通过水体交换来使溶氧趋于均匀和提高,从而达到向水体增氧的目的。但是存在于水体当中的溶氧量毕竟有限,导致水体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增氧量也受到了限制,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水体溶氧量的太阳能增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设置有浮体,所述放置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于放置平台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增氧叶轮,所述放置平台的上方安装有连接于传动轴以驱动传动轴进行周向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导流筒的侧壁并于靠近放置平台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漂浮件,所述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设置于漂浮件的上方。
采用上述方案,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增氧叶轮转动,以将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体输送至水体远端,底部缺氧水体由于负压被吸入导流筒内,进而通过排水口被转移至水体表面,进行大气复氧,然后表层高溶解氧水体被挤压至水体底部;在此过程中,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通过漂浮件位于水体的上方,进而使导流筒的内腔与外界相连通,当导流筒内的水体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会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导气管自动进入到导流筒内,并与导流筒内的水体相混合,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溶于水体当中,使得水体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溶氧量能够有效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漂浮件包括放置台和设置于放置台一侧的漂浮体,所述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由下至上穿过放置台并超出放置台的上端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漂浮体能够使放置台漂浮于水体表面,进而使导气管的端口能够时刻位于放置台上方,进而使导流筒能够时刻与外界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7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自动供气式全保护精确加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