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启闭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7085.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周明珠;刘立;潘则名;陆建军;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104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路 启闭油缸 启闭 桅杆升降 缸体 油缸 进出油口 模拟装置 出油口 连通 中空连通 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 活塞杆杆体 电气控制 关联设计 机械控制 机械联锁 密封套装 活塞 无杆腔 杆腔 解锁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启闭油缸;启闭油缸包括密封套装在启闭活塞杆上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启闭活塞设置在第一缸体内;其中第一缸体内设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第二缸体内设有出油口,启闭活塞杆杆体上设有中空连通油路,当所述启闭活塞杆到达开启满程时,第一进出油口通过中空连通油路与出油口连通形成解锁油路;桅杆升降油缸设有分别与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与启闭油缸的出油口连通。通过将启闭油缸和桅杆升降油缸的油路进行关联设计,使两油缸之间形成机械联锁,进而使模拟装置即使在电气控制失效下亦能够对桅杆升降油缸和启闭油缸进行机械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启闭油缸。
背景技术
潜艇上的桅杆升降启闭装置是在桅杆升降装置框架顶部集成大开口启闭装置,通过与桅杆升降联动的活动盖板实现指挥台围壳顶部大开口的封闭,有效降低艇体表面开口所产生的流体噪声。在制造桅杆升降启闭装置时需要对桅杆类天线的液压和电气控制程序的模拟,从而来检验液压控制装置和天线控制检测设备的可靠性,最终达到实艇安装的条件,现有的模拟装置一般为电气连锁,通过电信号控制启闭油缸和桅杆升降油缸的动作,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失去电信号控制,那么启闭油缸和桅杆升降油缸就会失电锁死,进而无法完成对启闭油缸和桅杆升降油缸的模拟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使所述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即使在电气控制失效情况下亦能够进行机械控制的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启闭油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启闭油缸,所述启闭油缸包括密封套装在启闭活塞杆上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启闭活塞杆上的启闭活塞设置在第一缸体内;其中,所述第一缸体的活塞行程始端和活塞行程终端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所述第二缸体内设有出油口,所述启闭活塞杆杆体上设有中空连通油路,当所述启闭活塞杆推动启闭机构到达开启满程时,所述中空连通油路的两端口分别位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一进出油口通过中空连通油路与出油口连通形成开启解锁油路,所述出油口与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桅杆升降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通过缸体法兰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空连通油路两端口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缸体内腔与第二缸体内腔的最小直线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径与启闭活塞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二缸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缸体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启闭活塞杆杆体上设有轴向中空油路,所述轴向中空油路的两端设有径向中空油路,所述轴向中空油路与径向中空油路构成中空连接油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启闭油缸,其通过增设第二缸体,并在启闭活塞杆杆体上设有中空连通油路,使当所述启闭活塞杆推动启闭机构到达开启满程时,所述中空连通油路的两端口分别位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一进出油口通过中空连通油路与出油口连通形成开启解锁油路,通过解锁油路将液压油压入桅杆升降油缸中,实现对桅杆升降油缸的机械联锁,该机械联锁与设备中的液压联锁和电气联锁共同形成三重安全保护,有效地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所述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即使在电气控制失效情况下亦能够对桅杆升降油缸和启闭油缸进行机械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启闭油缸的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桅杆升降油缸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7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切换的往复气缸
- 下一篇:桅杆升降启闭模拟装置的桅杆升降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