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注塑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2697.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蔡世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亿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口 进料口 浇道 高温注塑 注塑模具 潜伏式 入料筒 毛刺 对称设置 料槽 料座 技术方案要点 成型产品 明显位置 形状契合 顶面 连通 成型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注塑模,旨在提供一种在浇道和注塑模具之间设置潜伏式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可以避免在成型产品的明显位置形成毛刺的高温注塑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浇道,浇道两侧对称设置有相同的注塑模具,浇道包括入料筒,入料筒底部设有料座,料座顶面设有与入料筒形状契合的料槽,料槽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出料口,注塑模具对应于出料口的位置设有潜伏式进料口,出料口与进料口连通。将进料口设置成潜伏式,这样成型的产品可以避免其在明显的位置产生毛刺,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工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注塑模。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受热融化的材料由注塑机射入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料制品的方法。注塑模具是注塑成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注塑成型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6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脱模落料”,完成上述过程就可成型一个塑件。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为了方便进料,将注塑模的进料口设置在模具的明显位置,这样成型的产品容易造成不美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注塑模,其具有在浇道和注塑模具之间设置潜伏式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可以避免在成型产品的明显位置形成毛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温注塑模,包括浇道,浇道两侧对称设置有相同的注塑模具,浇道包括入料筒,入料筒底部设有料座,料座顶面设有与入料筒形状契合的料槽,料槽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出料口,注塑模具对应于出料口的位置设有潜伏式进料口,出料口与进料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原料注入料筒,并进入料槽,料槽中的原料通过出料口进入到注塑模具的进料口,并通过进料口进入注塑模具。此外,由于在料道两侧设有两个注塑模具,这样可以同时形成两个产品,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料槽侧壁底部环设有一圈流料槽道,流料槽道与出料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原料沿流料槽道流通至出料口处,使得原料的流通更加顺畅。
进一步设置:所述流料槽道侧壁设置成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流料槽道设置成圆弧形,使得熔融的原料沿流料槽道更加顺畅,清理时流料槽道时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内设有用于放置可更换型芯的型芯座,上模、下模和型芯三者共同构成型腔,上模上设有若干脱模顶针,脱模顶针呈圆周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的成型之后,进行开模和脱模的过程,同时脱模顶针一起运动,使成型的产品在脱模顶出的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产品顶穿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料道,料道包括设置在进料口处的进料阶,所述进料阶上开设有与出料口连通的进料槽,进料槽朝向型腔一侧设有挡料阶,上模上位于进料槽朝向型腔一侧的正上方设有进料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流入进料槽,并通过进料凹槽进入注塑模具的型腔中。通过在进料槽朝向型腔一侧设置挡料阶,控制原料流速,使得原料可以均匀流入型腔。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上位于挡料阶的正上方设有切刀槽,切刀槽内设有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腔内充满原料,使得产品成型后,切刀向下移动切断型腔与进料槽的连通,停止向型腔内进一步输料。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凹槽和进料槽朝向型腔一侧均设置成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更加方便原料流通,并且在后期的清理中,也方便清理进料凹槽和进料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亿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亿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2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