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换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2642.1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通道 炉膛 换热锅炉 被加热介质 热能利用率 方向延伸 燃料燃烧 介质腔 竖直 堆积 相通 锅炉 | ||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燃烧产生的灰尘不会堆积在换热通道,热能利用率高的立式换热锅炉。它包括位于锅炉底部的炉膛,与炉膛相通的换热通道在竖直方向延伸,换热通道周边是充满被加热介质的介质腔。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地说,是一种以生物质作为燃料的生物质立式换热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锅炉一般采用卧式炉膛,并都是卧式换热,及与炉膛相通的换热通道在水平方向弯折延伸。换热通道周边是充满被加热介质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介质腔。由于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灰尘较多,灰尘容易堆积在换热通道中,造成换热通道堵塞和换热效率下降快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燃烧产生的灰尘不会堆积在换热通道,热能利用率高的立式换热锅炉。
本技术所述的立式换热锅炉,包括位于锅炉底部的炉膛,与炉膛相通的换热通道在竖直方向延伸,换热通道周边是充满被加热介质的介质腔;
多个换热通道在平行于或者垂直于炉膛轴线的方向上间隔排列;
在数个相邻换热通道的竖直方向上端具有上换热腔,上换热腔与该数个相邻换热通道上端相通;
上换热腔具有开在锅炉顶部或侧部的上封闭门;
在数个相邻换热通道的竖直方向下端具有下换热腔,下换热腔与该数个相邻换热通道下端相通;
下换热腔具有开在锅炉侧部的下封闭门。
上述的立式换热锅炉,至少一个下换热腔的下方与炉膛相通。
上述的立式换热锅炉,炉膛在水平方向延伸。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与炉膛相通的换热通道在竖直方向延伸,换热通道周边是充满被加热介质的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介质腔。燃料燃烧产生的灰尘在自然重力下会下落,而不会累计在换热通道内,不会附着在换热通道壁上,高温烟气通过换热通道壁对被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热交换效率高。打开与下换热腔相通的下封闭门可以进行及时清理下换热腔堆积的灰尘,打开与上换热腔相通的上封闭门可以进行及时维护、清理换热通道,使得该锅炉始终处于高效换热状态。
此专利采用卧式炉膛结构,换热部分采用立式设计,换热通道在竖直方向弯折延伸,灰尘在自然重力下,会落到下换热腔或者炉膛内,换热通道壁不会结灰,换热效率高,节约燃料,特别适合于生物质燃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立式换热锅炉的主视图(圆柱形炉膛);
图2是立式换热锅炉的左视图(圆柱形炉膛);
图3是立式换热锅炉的右视图(圆柱形炉膛);
图4是立式换热锅炉的后视图(圆柱形炉膛);
图5是立式换热锅炉的左视图(长方形炉膛);
图6是立式换热锅炉的右视图(长方形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4所示的卧式燃烧立式换热锅炉,底部炉膛采用水平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卧式放置。多个竖直延伸的换热通道D1、D2、D3均在平行于炉膛轴线和垂直于炉膛轴线的方向上间隔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2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