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侧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1247.1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叶挺;陆坚;姚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王桦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吻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侧吻合器。
背景技术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世界首位。就目前食管癌的治疗现状,其5年生存率短期内难以得到显著提高,而设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则是较为现实的目标。吻合口狭窄、返流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二个方面,而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则是吻合口瘘。
食管胃“侧侧吻合”是国内外新近开展的一种新型吻合方式,多方文献报道其防狭窄、抗返流和防吻合口瘘的特性明显优于目前常规使用的端端吻合。侧侧吻合不同于传统端端吻合有专门圆形吻合器一次成型,该术式先行由器械侧方线形吻合,最后关闭对合食管残端与胃管残口需要由手工操作完成,而食管胃组织结构特点本身的不同(操作过程中食管因纵行肌越缩越小,反之胃残口则越扩越大),致使对合困难,操作繁琐;Collard JM式的吻合,其结果类同于侧侧吻合+圆形吻合,结果虽然防狭窄效果明显,但由于圆形吻合的存在导致抗反流作用减弱;Orringer改进后吻合口接近线形,但食管三角形尖端部分是吻合口愈合的潜在不安全点,也使得吻合更为繁琐。
作为侧侧吻合的食管胃“侧方、线形吻合”是侧侧吻合的灵魂,是防狭窄、抗反流的基础,我们采用“器械+手工”将食管完全侧方线形吻合于胃管上后,最后将食管残端自行关闭,实现了食管胃的完全“侧方、线形”吻合,进一步的临床随访研究表明,防狭窄、反流检测效果更优。但最后手工操作关闭残口部分依然繁琐,手术时间较传统端端吻合增加20分钟以上。
在侧侧吻合领域,所用器械为直线形切割缝合器,并非专属器械,其结果需要另行手工处理关闭残余的食管及胃管上的残余端口,而手工关闭的过程、方式直接影响了手术效果。也即:目前侧侧吻合方式是适应和将就器械,而不是让器械来服务于手术。
目前用于消化道重建的手术器械均由国外研发生产,国内仿制居多。这些国外器械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无法汇总到国外厂家得到及时的改进更新。而将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已有优质基础的厂家,进行改进、创新,进而设计新器械是国内厂家升级创新的优势和源泉。
参见公开号为1051058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间桥式结构的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由于在进行缝合器的操作时,根据需要缝合器的上下方向会颠倒,使得切割刀在进行移动时无法实现定位,特别是滑出支撑座时,其切割刃容易撞到钉仓的上表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侧吻合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侧吻合器,包括钉仓架、钉仓、抵钉座、切割刀、支撑座以及驱动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钉仓连接在所述的钉仓架上,所述的抵钉座连接在所述的钉仓架上并与所述的钉仓相配合,所述的钉仓的上表面开设有从其后部延伸至前部的滑刀槽,所述的滑刀槽位于所述的钉仓上表面的中轴上,所述的切割刀具有刀杆、连接在所述的刀杆端部的刀头,所述的刀头的上部有进行切割动作的切割刃,所述的吻合器还包括压刀弹簧,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动作且所述的切割刀的刀头的下部在所述的支撑座上滑动时,所述的压刀弹簧可向下压在所述的切割刀的切割刃上。
优选地,所述的压刀弹簧位于所述的支撑座的上方。可以确保所述的切割刀从所述的支撑座上下落的时候压刀弹簧可以抵住所述的切割刀的切割刃。
优选地,所述的压刀弹簧的上端形成勾部,下端为自由端,所述的压刀弹簧的勾部勾住在所述的抵钉座的后部,所述的压刀弹簧的自由端向下压在所述的切割刀的切割刃上。提供了一种压刀弹簧的安装方式,当然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压刀弹簧也可。
优选地,所述的钉仓内设置有切割刀导向部,所述的切割刀导向部具有与所述的钉仓内底面相连接向上方延伸的抬刀斜面、与所述的抬刀斜面相连接向所述的钉仓前部延伸的切割平面,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刀的刀头从所述的支撑座上滑下并脱离所述的压刀弹簧向所述的切割刀导向部滑动。通过设置所述的切割刀导向部,使所述的切割刀从所述的滑刀槽内伸出,实现对组织的切割,同时也使缝合的动作先于切割的动作。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切割刀进行动作时,所述的切割刀的刀头从所述的抬刀斜面滑动至所述的切割平面。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切割刀的刀头在所述的抬刀斜面上滑动时,所述的切割刀的切割刃逐渐伸出所述的滑刀槽;当所述的切割刀的刀头在所述的切割平面上滑动时,所述的切割刀的切割刃进行切割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1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