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4148.0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睿;解飙;熊亮;黄五一;杨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圣信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2 | 分类号: | B66B7/12;B66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线圈 钢丝绳 安装平台 施工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 电流检测器 感应电流 供电模块 检测系统 交变磁场 曳引绳 截面积变化 并行设置 电性连接 感应线圈 功率变化 间隔套设 破损处 检测 竖向 塔架 传导 穿过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平台、电磁发生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供电模块、电流检测器;安装平台沿上下向与钢丝绳并行设置于塔架;电磁发生线圈、电磁感应线圈沿竖向间隔设于安装平台,钢丝绳依次穿过电磁发生线圈和电磁感应线圈;供电模块安装于安装平台,且与电磁发生线圈电性连接以供电磁发生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并通过钢丝绳将交变磁场传导至电磁感应线圈;电流检测器用以检测电磁感应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功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施工升降机的钢丝绳上间隔套设电磁发生线圈和电磁感应线圈,并通过检测感应线圈的感应电流功率变化来识别钢丝绳的截面积变化,从而判断出钢丝绳的破损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包括标准节构成的塔架,塔架顶端设置曳引装置,曳引装置缠绕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对重和吊笼轿厢。曳引钢丝绳作为施工升降机的必备部件,承受着较高的挤压应力,并频繁承受升降机启动、制动的交替冲击。施工升降梯的曳引钢丝绳由于受到摩擦、腐蚀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断丝、磨损和锈蚀等现象,现有的检测钢丝绳是否破裂的方法通常采用人工目测方法,十分不便,检测结果也存在人为误差。钢丝绳为导磁材料,当钢丝绳的部分断裂时,其断裂部分的截面积发生变化,其能传导的最大磁通也发生变化;在现有物理有关变压器的理论中,在初级线圈以及副极线圈不变的情况下,副极线圈的最大功率取决于导磁体的最大磁通量,而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最大磁通量取决于导磁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在初级线圈状态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副极线圈最大功率的测量即可知道导磁体的横截面积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施工升降机曳引绳采用人工目测结果不准确,给升降机的使用带来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施工升降机包括标准节构成的塔架,塔架顶端设置曳引装置,曳引装置缠绕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配重箱和吊笼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包括:
安装平台、电磁发生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供电模块、电流检测器;
所述安装平台沿上下向与所述钢丝绳并行设置于所述塔架;
所述电磁发生线圈、以及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沿竖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且所述钢丝绳依次穿过所述电磁发生线圈和所述电磁感应线圈;
所述供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用以给所述电磁发生线圈供电以产生交变磁场,并通过所述钢丝绳将所述交变磁场传导至所述电磁感应线圈;
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以检测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功率,进以通过所述功率的变化判断所述钢丝绳的截面积变化。
优选地,所述电磁发生线圈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直径为所述钢丝绳直径的1.5-2倍。
优选地,所述电磁发生线圈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沿上下向的间距为 3-8mm。
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器为HLW8012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曳引钢丝绳上间隔套设发生线圈和感应线圈,并通过测试感应线圈感应电流功率的变化来识别钢丝绳的截面变化,从而判断出钢丝绳的破损处,比人工肉眼识别更为方便高效,且可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施工升降机曳引绳曳引绳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为图1中发生线圈和感应线圈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圣信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圣信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4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