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9337.0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鸿;陈文明;吕国进;刘艳国;陈端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H01M4/32;H01M4/36;H01M4/52;H01M10/28;H01M10/30;H01M2/14;H01M4/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氢动力电池 负极片 密封板 外壳体 正极片 本实用新型 隔膜 反复充放电 绝缘密封圈 空心圆柱体 扩散 底部密封 动力电池 快速充电 密封连接 镍氢电池 上部开口 循环寿命 依次叠加 常温下 充满电 电解液 活性膜 体内部 卷绕 填充 充电 电池 体内 检测 | ||
1.一种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包括:外壳体(1)、密封板(2)、正极片(3)、高效扩散隔膜(4)和负极片(5);其中,
外壳体(1)为底部密封上部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外壳体(1)上方设有密封板(2),密封板(2)上表面中心处向上凸设有正极盖帽(21),外壳体(1)与密封板(2)通过绝缘密封圈(6)密封连接,正极片(3)、高效扩散隔膜(4)和负极片(5)依次叠加卷绕成圆柱体并设于外壳体(1)内部;高效扩散隔膜(4)由内至外依次分别为底层膜、中间层膜和外层膜,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上均匀形成有若干贯穿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的第一微孔,所述中间层膜上均匀形成有若干贯穿所述中间层膜的第二微孔;
正极片(3)的上边沿处焊接有正极集流装置(31),正极集流装置(31)与正极盖帽(21)电连接;负极片(5)的下边沿处焊接有若干相同的负极极耳(51),所述负极极耳与外壳体(1)内底电连接,高效扩散隔膜(4)为波浪形的褶皱膜;
正极片(3)环镀有正极活性膜,所述正极活性膜从里至外依次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所述第一层为正极放电活性膜,所述第二层为正极耐高温活性膜,所述第三层为正极促充电活性膜,所述第四层为正极导电活性膜,所述第五层为正极保护膜;负极片(5)环镀有负极活性膜,所述负极活性膜从里至外依次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述底层为负极高温快充合金膜,所述中间层为负极导电活性膜,所述最外层为负极保护膜;外壳体(1)内还填充有电解液(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集流装置(31)包括若干相同的正极极耳(311),所述若干相同的正极极耳一端焊接在正极片(3)上边沿,另一端与一集流片(312)焊接连接,集流片(312)中间部位焊接有导流片(313),导流片(313)与正极盖帽(21)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膜的厚度为1.25~2.25mm,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的厚度分别为0.25~0.4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放电活性膜由纳米级氢氧化镍制成,所述正极耐高温活性膜由氧化锌和氧化铥制成,所述正极促充电活性膜由硫酸钙、氧化钇和碳酸锶制成,所述正极导电活性膜由氢氧化亚钴、氧化亚钴、石墨粉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正极保护膜由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扩散隔膜的厚度为0.15~0.18mm;所述高效扩散隔膜的弯曲半径为0.5~2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为3~15微米,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为5~20微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由磺化聚丙烯-尼龙树脂制成,所述中间层膜由聚甲基戊烯树脂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75~1.35mm,底层、中间层和最外层的厚度分别为0.25~0.4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快充镍氢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高温快充合金膜由CeMg(NiAlFeMn)0.5制成,所述负极导电活性膜由羰基镍粉、氧化亚钴、碳酸亚钴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负极保护膜由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93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形成电池隔膜的成孔板
- 下一篇:一种大铝壳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