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过线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8252.0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刘华;王栋;陈勇;袁聿钊;王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英飞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控制装置 芯轴 过线保护器 联网型 容纳壳体 安装固定 智能门禁 门轴 网线 本实用新型 物联网技术 使用场景 使用寿命 用户体验 弹簧管 分离型 拉伸 与门 转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过线保护器,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芯轴容纳壳体、一端固定在芯轴容纳壳体上的过线保护器芯轴,其中,芯轴容纳壳体安装固定在门上,过线保护器芯轴的另一端安装固定在门轴上,在门绕门轴转动的过程中,过线保护器芯轴的弹簧管被拉伸,可以很好的保护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网线,实现了将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应用于分离型门与门轴,提高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网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扩大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使用场景,提高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用户体验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过线保护器。
背景技术
门禁是一种管理人员、车辆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其可以包括部署在计算机上的管理软件以及门锁、门磁、控制器、读卡器等硬件系统。门禁指通行通道的出入口,例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的门或通道出入口。门禁控制指对门禁状态进行管理控制,即指对通行通道的出入口的管理控制。门禁状态可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例如:智能化小区处于门禁开启状态;或者,工厂处于门禁关闭状态。
已有技术中的门禁控制装置分为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和脱机型门禁控制装置,其中,脱机型门禁控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联网,可以广泛应用于酒店等使用分离型门与门轴的场所,但是,由于脱机型门禁控制装置不具备联网功能,无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和部分物联网功能的自动更新;由于已有技术中的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需要安装网线实现联网,而不能够安装在分离型门与门轴中使用,因此,由于已有技术中的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不适用分离型门与门轴,限制了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使用场景,不利于已有技术中的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过线保护器,旨在将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应用于分离型门与门轴,提高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网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扩大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使用场景,提高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用户体验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过线保护器,所述过线保护器包括芯轴容纳壳体、一端固定在所述芯轴容纳壳体上的过线保护器芯轴,其中,所述芯轴容纳壳体包括开口型安装内腔和设置在所述开口型安装内腔两端的固定耳朵,所述过线保护器芯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口型安装内腔的内壁上,所述过线保护器芯轴包括弹簧管、设置在所述弹簧管上端的上固定支座和设置在所述弹簧管下端的下固定支座,所述上固定支座和所述下固定支座之间呈90°安装,所述下固定支座固定在分离型门轴上,所述芯轴容纳壳体固定在分离型门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上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开口型安装内腔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上固定支座采用螺钉固定在所述开口型安装内腔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耳朵上设置有螺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过线保护器包括芯轴容纳壳体、一端固定在芯轴容纳壳体上的过线保护器芯轴,其中,芯轴容纳壳体包括开口型安装内腔和设置在开口型安装内腔两端的固定耳朵,过线保护器芯轴的一端固定在开口型安装内腔的内壁上,过线保护器芯轴包括弹簧管、设置在弹簧管上端的上固定支座和设置在弹簧管下端的下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和下固定支座之间呈90°安装,下固定支座固定在分离型门轴上,芯轴容纳壳体固定在分离型门的侧面,其中,芯轴容纳壳体安装固定在门上,过线保护器芯轴的另一端安装固定在门轴上,在门绕门轴转动的过程中,过线保护器芯轴的弹簧管被拉伸,可以很好的保护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网线,实现了将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应用于分离型门与门轴,提高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网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扩大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使用场景,提高联网型门禁控制装置的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英飞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英飞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8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志桩用的接线盒
- 下一篇:电缆穿墙密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