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无动力浸没式河道水质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4976.8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富;徐月清;顾佳艳;荀春燕;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载体 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载体固定 无动力 河道水质净化 半封闭 浸没式 透水性 一体化 固定反应器 一体化组装 充分接触 出水水质 河道特征 水流作用 外界因素 污染物质 优势菌种 自然水体 端口卡 管状体 微环境 有效地 去除 微生物 水体 截留 投放 净化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无动力浸没式河道水质净化装置,它包括微生物载体、载体固定反应器及透水性半封闭端口,所述载体固定反应器为管状体,微生物载体置于载体固定反应器内,透水性半封闭端口卡箍连接于载体固定反应器两端,形成一体化。将该装置投放于自然水体中,通过水流作用实现水体与微生物载体的充分接触,从而为微生物创造一定条件,去除污染物质,实现无动力污染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将微生物载体截留在反应器中,提供良好的微环境,较好的保护优势菌种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根据河道特征进行一体化组装,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因河制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一体化无动力浸没式装置,属于生态和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类污染物的无序排放导致河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河道水质的恶化不仅会破坏已有的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景观,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水环境对社会发展的约束正逐步显现。
河道水质净化工程复杂,目前主要有疏挖底泥、人工增氧、混凝沉淀、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常见治理技术,但均有耗电、耗水、见效慢等缺点。在生态修复方面,由于异位修复技术需要外界动力,存在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巨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成为河道水体修复的主要手段,其中生物膜法因其近自然、无污染、高效等优点备受青睐。
生物膜法在富集河道水体中优势菌种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它是让微生物附着于天然材料,如卵石、砾石或者合成材料,例如纤维等载体上,整个过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吸附在滤料表面增殖生长,形成生物膜薄层,生成的生物膜上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从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接触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投资经济合理等优点。
以生物膜法为基础的浸没式生物滤床成为目前针对微污染水体净化的热门。该技术具有可以为多种细菌,尤其是世代较长的硝化细菌提供依附生长载体的特点,并能有效地减少流失,促进其生长代谢分解污染物,达到去除目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其“床体”部分较难固定,且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固定装置要求的轻质、牢固、耐腐蚀等要求难以满足。因此,该技术用于河道原位水质净化方面的工程实例比较有限。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途径,载体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载体上微生物对各污染物的氧化分解能力依旧受到载体寿命和成本的制约;此外,固定装置不仅要为载体提供良好的空间,更需要适应不同水文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需求,可直接布设在污染河道净化污染的河道原位净化处理装置,补充目前河道原位处理及修复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无动力浸没式河道水质净化装置,特点是该装置包括微生物载体、载体固定反应器及透水性半封闭端口,所述载体固定反应器为管状体,微生物载体置于载体固定反应器内,透水性半封闭端口卡箍连接于载体固定反应器两端,形成一体化,将其通过法兰连接与河道底部固定,均匀排布于反应河段;
所述微生物载体为弹性填料、球形填料、或组合填料,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场所。
所述载体固定反应器是由玻璃纤维加工而成的管状体,用于固定微生物载体;载体固定反应器的管径范围为10cm~30cm;载体固定反应器内能够按比例放置不同的微生物载体。
所述透水性半封闭端口为透水性网状物,能够保证微生物载体稳定存于载体固定反应器内。
所述弹性填料为具有辐射状纤维束的聚丙烯、聚乙烯制成;所述球形填料由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所述组合填料由塑料环及醛化纤维组成。
上述装置净化水的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