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10783.5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阳;吴宇;钟家勤;薛斌;何永玲;潘宇晨;鲁娟;张培;范承广;覃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B29C64/10;B29C64/386;B33Y10/00;B33Y50/00;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片 水稻叶 换热器 微电子 表面微观结构 微观表面 制备 仿生表面结构 微观表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 仿生学原理 微型换热器 传统制造 工程技术 换热系数 换热性能 微小结构 一次成型 反求 成型 制造 打印 动植物 封闭 脱离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逆向反求工程技术将自然界动植物微观表面结构运用于微型换热器上,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备水稻叶表面微观结构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片,能有效一次成型,特别在封闭的空间成型复杂微小结构。制造方法简单,适合于仿生表面结构产品的生产。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换热片表面具有更强的换热系数,实现较传统制造方法制备的换热片具有更强的换热性能。换热片的表面加入了仿水稻叶表面微观结构,可以增强表面的气泡的生成及脱离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化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中大多数是采用铝或铜制成的光滑表面的换热片,这种换热器的好处在于利用铝或铜材料的良好导热性能,将换热器贴在主板上,将主板的热量传导到换热片上,在换热器上的风扇形成气体的流动的带动下,把换热片上的热量排到外界,起到了冷却的作用。但随着现代计算机的不断创新及计算机软件的运行内存不断增大,微电子CPU相应运行功率也增大,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换热片的传热速率和传热性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CPU的冷却要求了,这种情况下对微电子换热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电子功率的增大,产热随之增加,继续使用传统的换热器,传统换热片的不能及时换热,导致热量不断在CPU主板上积累,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CPU的温度过高导致电脑死机、重启、蓝屏,甚至烧坏主板。CPU的换热性能逐渐成为了制约计算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换热器的换热壁表面进行强化,增强其换热性能,提高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能具体解决传统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及微电子换热器制造方法带来的不足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包括换热基座、换热体和换热导管;换热体由多片并排设置的换热片构成;每片换热片均为片状,且每片换热片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条上凸的换热肋条;每条换热肋条均呈长条状,且换热肋条的剖面均为矩形;所有换热肋条在换热片的表面相互之间呈平行间隔设置;换热导管呈倒U形;换热导管的一端横穿过换热基座;换热导管的另一端横穿过换热体,并将构成换热体的所有换热片穿设在一起,且所有换热片相互之间呈平行间隔设置。
上述方案中,换热肋条在换热片的表面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延伸。
上述方案中,换热体位于换热基座的正上方。
上述方案中,换热基座由底座和多片导热片组成;其中底座为实行的立方体;导热片为片状,并立设固定在底座表面。
上述方案中,导热片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
上述方案中,换热导管的两端均呈开口状,并与换热介质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水稻微观表面组织结构制造的一种换热器,其换热片的表面加入了仿水稻叶表面微观结构,可以增强表面的气泡的生成及脱离频率。此仿生结构的换热片其表面相对与光滑表面结构的换热器其面积增加了12%-25%,通过增加换热元件增加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具有更强的换热性能,从而能快速将CPU主板上的热量迅速传导到各个换热片上,增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减少热量在主板上的积累,有效地预防了电脑蓝屏、死机,延长了主板的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性更强,结构简单,适于现代功率不断增大的CPU的长足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0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计算机机箱
- 下一篇:基于甲壳虫鞘翅微观表面的微型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