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0206.6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顾笑;丛震;史静;王吉成;郑万雨;史琦;毛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杨小伟;晁璐松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透明套筒 套筒 模拟装置 剪力墙 连通 底板 混凝土底座 钢筋 直观 盖板 部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底板上表面 全过程模拟 定位准确 固定粘接 灌浆施工 建筑施工 连接钢筋 连接构件 可视化 可重复 下端面 套在 下端 预埋 展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灌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包括灌浆部件和剪力墙混凝土底座两个部分;剪力墙混凝土底座包括底板和预埋在底板中的若干个钢筋;灌浆部件包括若干个透明套筒及连通仓,各个透明套筒之间通过连通仓连通,每个透明套筒的位置分别与一个钢筋相对应;透明套筒分别套在对应的钢筋上,并且透明套筒的下端固定粘接在盖板上,盖板的下端面下落在底板上表面上。本模拟装置可视化,可重复使用于套筒灌浆连接构件直观展示及套筒灌浆全过程模拟,可以直观的了解灌浆过程中存在问题,提供灌浆施工过程须控制的要点,确保套筒灌浆连接钢筋定位准确,确保灌浆质量,操作方便且直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灌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如雨后春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连接多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套筒灌浆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重要工序。灌浆套筒位于混凝土内,套筒灌浆过程是不可见操作,无法用肉眼直观的看出灌浆过程中灌浆料是否可有效填充满受力套筒腔,是否有效填充满底部连通腔内,如底部连通腔内存在空气较多,灌浆结束注浆管拔出时,易出现灌浆套筒内浆液不饱满情况。且再加之目前无可靠的无损检测手段,通过破坏试验时对结构影响大,需要设计另行出具加固方案,固仅适用于抽检不适用于大面检测。目前无损检测正在研究中,即便可以无损看出灌浆情况,但是判定密实度与受力合格的标准界定方面仍需一定的研究。同时检测如不合格则同样需要相应的加固措施。无论破坏检测还是无损检测中存在问题都对结构有很大影响,故从灌浆操作提高灌浆质量而提高工程质量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有灌浆工序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预制构件钢筋及套筒均埋设于砼内,无法看到套筒灌浆连接设置,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无法直观了解钢筋与套筒连接间真实关系,难以理解钢筋定位准确性的必要性,并且钢筋定位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
除此之外,预制构件套筒连接作业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无法直观了解钢筋与套筒连接原理,难以理解套筒灌浆连接质量的重要性。
并且常规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时候,仅能看到浆液从灌浆套筒的进浆孔、出浆孔流出,无法看到灌浆过程,无法了解灌浆过程中、灌浆操作对灌浆质量的影响,对灌浆操作过程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基于以上描述,亟需一种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模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制构件施工工序中灌浆套筒预留钢筋定位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灌浆操作过程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进而影响灌浆质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模拟装置,本套筒灌浆模拟装置可视化,可重复使用于套筒灌浆连接构件直观展示及套筒灌浆全过程模拟,可以直观的了解套筒灌浆连接的原理及灌浆过程中存在问题,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提供灌浆施工过程须控制的要点,确保套筒灌浆连接钢筋定位准确,确保灌浆质量,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且直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模拟装置,包括灌浆部件和剪力墙混凝土底座两个部分;
所述剪力墙混凝土底座包括底板和预埋在底板中的若干个钢筋;
所述灌浆部件包括若干个透明套筒及连通仓,各个透明套筒之间通过连通仓连通,每个透明套筒的位置分别与一个钢筋相对应;
所述透明套筒分别套在对应的钢筋上,并且透明套筒的下端固定粘接在盖板上,盖板的下端面下落在底板上表面上,与底板上表面无间隙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盖板下凹槽,盖板下凹槽内安装有长密封支撑条。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采用混凝土制作而成,所述底板的尺寸为450mm×1450mm×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0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