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田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6592.1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孙富余;于永清;张悦;李睿;张睿;商文奇;李跃东;郭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 代理人: | 周捷 |
地址: | 1101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管 进水管 稻田灌溉 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 进水装置 控水装置 出水口 进水口 拉绳 水渠 水田 材料成本 水分流失 有效控制 水稻田 营养的 进水 拉起 预埋 稻田 农户 购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控水装置。进水装置包括:主水渠、进水管以及输水管。进水管预埋于埝梗内,主水渠的出水口与进水管的进水口相连,进水管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的进水口相连,输水管设置于稻田内;控水装置包括:拉绳和固定杆,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杆的上方、另一端与输水管相连,通过固定杆的运动来带动输水管的拉起或放下。本实用新型的稻田灌溉装置,所需材料成本低廉,容易购买,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有效控制水量,减少水分流失和水田营养的流失,容易被水田管理者及农户接受,是水稻田控制进水的理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田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面积的1/6,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6.9%。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水量不足将会影响到水稻正常生长以及影响最终的产量,水量过多不仅造成水分的大量浪费,而且容易导致肥料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节水农业势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峻。例如,辽宁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40.2mm,旱情时有发生。我国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联产合作社造成水稻田大面积种植,小区与小区之间没有严格的隔断或者没有有效的控水方式,而且种植水稻的农户大多灌溉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一些高科技的灌水泵等虽然性价比较高,但是其科技含量高,所以导致农民无法接受使用。现阶段,农民主要仍是采用较为粗放的灌溉方式进行水稻田灌溉,这直接造成了水资源和肥料的严重浪费。
现阶段,如何设计一种简易有效的灌溉控水装置,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实现有效控水、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其能有效控制稻田进出水,实现有效封闭水口作用,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达到节水控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包括:
进水装置,其包括:主水渠、进水管以及输水管,所述进水管预埋于埝梗内,所述主水渠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输水管设置于稻田内;
控水装置,其包括:拉绳和固定杆,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上方、另一端与所述输水管相连,通过所述固定杆的运动来带动所述输水管的拉起或放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稻田灌溉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至少一个过滤袋,所述第一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侧,所述第二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侧,所述过滤袋设置于所述进水管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所述过滤袋为网状过滤袋,所述过滤袋内装有滤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输水管进水口的直径,所述输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通过圆箍固定。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埝梗的宽度,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漏出于所述埝梗。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喉箍系于所述固定杆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输水管出水口一侧的圆孔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拉绳通过控制所述输水管出水口侧的水平面高低来控制稻田进出水,当稻田进水时,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拉绳置于所述稻田内;当稻田停止进水时,所述固定杆的下方插入所述埝梗内,所述输水管出水口被向上拉起。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埝梗的底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未经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6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