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站立式安放的透气散热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3024.6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于翊凡;邵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翊凡;邵和义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F3/08;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包 侧面支架 底面支架 散热背包 站立式 透气 本实用新型 金属结构架 顶面支架 金属支架 人体后背 受力均匀 缓冲层 结构架 容纳腔 后背 焊接 分担 侧面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站立式安放的透气散热背包,所述背包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包括容纳腔、金属结构架和气垫缓冲层;所述背包内侧面与人体后背接触,所述结构架包括顶面支架、侧面支架和底面支架。主要对背包起到支撑的作用,分别安装在与后背直接接触的一面上、背包的底面上和背包的顶面上,各个金属支架相互焊接后,结构比较稳定,受力均匀,使背包可以平稳的安放在地面上,同时底面支架和侧面支架相互配合,可以将背包中的物品的重量均匀的分担,减少背包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性背包的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站立式安放的透气散热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就是一种用于装设一定数量或一定体积物品的容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背包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使人们在购买背包时的选择也变的多样化。背包在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人们在使用现有的背包时,背包与人体背部长期接触,背包及其内部的物品的重量施加在使用者的肩膀和背部的中、低部位。当背包内的物品重量过重或者物品的硬度较大时,背部与背包相接触的部分会与背包内的物品发生碰撞,导致人体与背包接触的部分会出现酸痛感。同时,由于在使用现有的背包时,背包与人体背部长期接触,无法散热,时间长了,使背部灼热难耐,还伴随有汗的产生,极不舒服。另外还存在的缺点就是,背包需要安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时,通常不能够站立式安放,横七竖八的散落一片,不节省空间,当背包触及到坚固的物体时,背包中的易损物品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正对现有背包的缺点,主要解决背包站立式安放的问题,提供背包一个比较坚固、稳定的结构,同时兼具排汗、散热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安放、长久耐用、透气性好的背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可站立式安放的透气散热背包,所述背包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包括容纳腔、金属结构架和气垫缓冲层;所述背包内侧面与人体后背接触,所述结构架包括顶面支架、侧面支架和底面支架;所述侧面支架上部为梯形,所述侧面支架的下部为矩形,所述侧面支架内焊接的支架呈“井”形;所述“井”形支架的四个支架交叉点都安装了弹簧;所述顶面支架为矩形,所述顶面支架的一条侧边与侧面支架的顶边垂直焊接;所述底面支架的上部为梯形,所述底面支架的下部为矩形,所述底面支架的内部支架呈“艹”形,所述底面支架底边与侧面支架的底边垂直焊接;
所述气垫缓冲层包括网格状软体垫和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软体垫和侧面支架之间;所述软体垫中安装了四个垫块;所述弹簧一端与侧面支架焊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垫块侧面焊接。
优选的,所述顶面支架焊接有拎手,所述拎手采用和结构架相同的材质制成,所述拎手的表面绕包有纤维料。
优选的,所述背包还安装有两条肩带,所述两条肩带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侧面支架的顶端两侧,所述两条肩带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侧面支架的底端两侧。
优选的,所述侧面支架和容纳腔之间安装有纤维布料。
优选的,所述垫块的一边侧面与弹簧焊接,所述垫块的另一边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呈半球状。
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孔,所述气孔设置在软体垫和侧面支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背包中的结构架为金属硬质材料制成,主要对背包起到支撑的作用,金属硬质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或者铝合金类材质,分别安装在与后背直接接触的一面上、背包的底面上和背包的顶面上,外部全部用纤维料包裹起来。各个金属支架相互焊接后,结构比较稳定,受力均匀,使背包可以平稳的安放在地面上,同时底面支架和侧面支架相互配合,可以将背包中的物品的重量均匀的分担,减少背包的损坏,而且可以保持背包长久有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翊凡;邵和义,未经于翊凡;邵和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3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