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线槽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1433.2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民;李希宁;刘健;刘劲;曹文祥;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槽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车体地板 底架边梁 轨道车辆 下表面 下线槽 设备安装空间 方便拆装 空间布局 维护操作 安装线 夹角处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线槽安装结构,包括线槽,所述线槽设置于车体地板下表面与底架边梁内侧的夹角处,且线槽与底架边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该处的空间来布置线槽,而不在车体地板下表面安装线槽,腾出了其它设备安装空间,而且维护操作与其它设备互不影响,具有空间布局合理、方便拆装维护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线槽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轨道车辆车下电缆的安装基本上都采用线槽3并配合支架4固定的方式进行电缆5布置。如图1所示,支架4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体地板1下表面的C型槽上,然后将线槽3固定在支架4上。然后在电器设备附近就近从线槽内开孔引出电缆接入设备。
现有技术的安装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线槽结构安装在车体地板下表面,占用了本来就不够宽裕的车下设备安装空间。导致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线槽之间布局困难,遇到需要拆装维护时,往往由于空间有限需要同时拆卸相邻设备,才能方便操作。
另外,对本案中所提到的方向词汇进行定义,在轨道车辆领域中,技术人员通常认定的方向有三种:
垂向:竖直垂直于轨面的方向。
纵向:沿着轨道的方向。
横向:水平垂直于轨道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合理利用空间的车下线槽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线槽安装结构,包括线槽,所述线槽设置于车体地板下表面与底架边梁内侧的夹角处,且线槽与底架边梁固定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车体地板下表面与底架边梁内侧的夹角处的空间没有充分得到利用,而是直接空置。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该处的空间来布置线槽,而不在车体地板下表面安装线槽,腾出了其它设备安装空间,而且维护操作与其它设备互不影响。
优选的,还包括横截面为L形的支架,支架上端设有折弯边,该折弯边与车体地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架的水平部与底架边梁固定连接;
所述线槽设置于支架上,线槽两侧面分别与支架的竖直部和底架边梁抵接。
对于铝合金制的车体地板和底架边梁,适合用支架进行固定线槽。
具体的,所述线槽横截面为C字形,其顶部设有敞开口。
优选的,所述线槽沿纵向设置,支架沿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在电器设备附近就近对应从线槽内开孔引出电缆接入设备,走线方便。
优选的,所述线槽的腔体内设有用于将线束分区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该处的空间来布置线槽,而不在车体地板下表面安装线槽,腾出了其它设备安装空间,而且维护操作与其它设备互不影响,具有空间布局合理、方便拆装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车下线槽安装结构仰视图。
图2为图1的横断面图。
图3为实施例1车下线槽安装结构横断面图。
图4为实施例2车下线槽安装结构横断面图。
图中:1-车体地板,2-底架边梁,3-线槽,4-支架,5-电缆,6-隔板,41-折弯边,42-水平部,43-竖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1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