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链路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4441.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隽;张军;彭彬;李卓研;赖明基;劳荣添;李昱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W76/11;H04W76/16;H04L4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链路 通信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多链路通信系统服务器及与服务器连接的网关;该网关配置有至少两类通信模块,每类通信模块与服务器间均有通信链路;由于网关中配置有多种通信模块,因此在该网关连接的业务终端与外网终端通信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通信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通信链路,在出现链路故障时,可以使用其他通信方式的通信链路访问服务器,从而可通过服务器中转访问外网终端,避免出现链路故障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通信质量和通信的可靠性,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政府、消防等专业客户产生了确保异地部门之间可靠通信的迫切需求,这不仅利于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集成、还利于增强协同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
目前,一些专业客户设置有不同的部门(如隶属于不同市的部门或者隶属于不同县的部门),每个部门均使用各自的私网。因此为实现属于不同私网的异地部门(如隶属于市的部门与隶属于县的部门)之间的通信,即实现私网中的终端对外网终端的访问,一般需要购买运营商专线服务。购买运营商专线服务,即相当于在异地部门之间建立固定的专用通信物理链路,如租赁卫星链路或电缆链路、购买运营商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卡等。
然而,上述三种方式在异地部门的通信过程中,一旦出现链路故障,就会导致通信中断,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和通信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客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以避免出现链路故障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通信质量和通信的可靠性,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及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网关;
所述网关配置有至少两类通信模块,每类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服务器间均有通信链路;
所述网关用于在接收到业务终端的第一数据包,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终端属于外网终端时,通过至少两类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有需要发往所述网关的第二数据包时,通过至少两类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网关。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的种类包括移动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WiMax通信模块、网口传输模块及光口传输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网关还用于:
解析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目的IP;
从预先存储的本地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目的IP对应的业务终端;其中所述本地信息包括所述网关的标识,与所述网关连接的业务终端的IP信息;
如果不存在,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目的终端属于外网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目的IP;
从预先存储的全网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目的IP对应的网关,其中所述全网信息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网关的标识,及所述标识对应的业务终端的IP信息;
如果查找到的所述网关配置有至少两类所述通信模块,通过两类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无线模组和物联网设备
- 下一篇:移动通信带宽动态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