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以及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4130.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葛奇光;庞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模块 上壳 通风腔 快速散热结构 散热薄膜 容纳腔 壳体 上盖 下壳 光电子元器件 上盖上表面 散热孔 贴合 连通 从上到下 高速对流 壳体外部 快速散热 散热结构 依次设置 收纳 风形成 金属卡 散热 传导 散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和光模块,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盖、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构成用于收纳光电子元器件的容纳腔,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之间构成通风腔,所述上壳开设有若干个能够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通风腔的散热孔,所述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薄膜,所述的散热薄膜包括贴合在所述上盖上表面的固定部分。通过将壳体设置为上盖、上壳以及下壳的形式,上壳开设能够连通容纳腔和通风腔的散热孔,使得光电子元器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能够与通风腔内的散热风形成高速对流,且贴合在上盖上表面的散热薄膜将散发出来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壳体外部的金属卡笼上,实现光模块的快速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以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通讯产业光模块频宽和速率越来越大,产品IC处理功率越来越大,随之散热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行业内的散热方法:使用壳体结构件锌合金材质自身散热,同时也通过锌合金壳体结构件将热传导到不锈钢材质的卡笼(cage)上散热,然而,当云端机房多排阵距数百或几百个模块一起使用时,整体的热量更高,而锌合金导热率才113W/MK,光模块无法实现快速散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光模块。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盖、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构成用于收纳光电子元器件的容纳腔,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壳之间构成通风腔,所述上壳开设有若干个能够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通风腔的散热孔,所述光模块的快速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薄膜,所述的散热薄膜包括贴合在所述上盖上表面的固定部分。通过将壳体设置为上盖、上壳以及下壳的形式,上壳与下壳之间构成容纳腔用于收纳光电子元器件,上盖与上壳之间形成通风腔,上壳开设能够连通容纳腔和通风腔的散热孔,使得光电子元器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能够与通风腔内的散热风形成高速对流,从而快速带走光模块内光电子元器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另外,贴合在上盖上表面的散热薄膜能够将散发出来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壳体外部的金属卡笼上,进一步实现光模块的快速散热。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条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通过在上盖下表面设置凸筋,可以提高上盖的稳固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散热薄膜还包括延伸部分,所述的延伸部分由所述固定部分的一端沿所述上盖的表面向内弯折并贴合在所述上盖的下表面。由此,通风腔内大量的热可以沿着贴合在上盖下表面的散热薄膜的延伸部分传导到壳体外部贴合在上盖上表面的散热薄膜的固定部分,从而直接与壳体外部的金属卡笼接触散热。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散热薄膜包括石墨烯层。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能,其导热率达到5000W/Mm.K,石墨烯层直接贴合在上盖下表面,能将通风腔内大量的热量沿其延伸方向直接快速导热至壳体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散热薄膜为三层结构,包括内层、中间层以及外层,所述的内层和外层均为铜箔层,所述的中间层为石墨烯层,所述的散热薄膜通过所述的内层贴合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由于石墨烯延展性差,因此将其与延展性能优异的铜箔结合,石墨烯平铺在两层铜箔之间,且外层铜箔可以避免石墨烯与外部卡笼直接接触,保证了光模块壳体平滑的表面能够正常使用,且结合石墨烯起到了非常好的导热散热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