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媒回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2904.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庞伟;陈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4;F24F11/65;F24F1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王潇雅;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回收 室内机 室外机 空调器 正常通讯 室外机控制器 安全系数 设置参数 室外环境 直接排放 自动触发 冷凝器 连接管 蒸发器 监测 触发 冷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媒回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是否正常通讯;在监测到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之间无法正常通讯后,根据设置参数判断是否已设置自动触发冷媒回收模式;如果是,则触发所述室外机进入冷媒回收模式。通过本发明,无需室内机,只需应用室外机控制器,便可将室内机的蒸发器和连接管中的冷媒回收到室外机的冷凝器中。在室内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冷媒回收。减少了将冷媒直接排放到室外环境中的可能,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媒回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空调器室内机中的冷媒,存在一些回收技术。比如,在室内机侧设置冷媒回收模式,通过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将冷媒自动回收到室外机,保证了室内机内没有冷媒的存在,提供室内环境的安全性,但是需要室内机侧提供控制信号才能进行冷媒回收。
再比如,通过室内机设置制冷模式,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解决由于人工操作空调器冷媒回收导致回收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必须通过室内机发送控制信号才能实现冷媒的回收。
现有的冷媒回收方案均依托于室内机才能实现,在室内机出现故障无法开机的情况下,冷媒无法回收。
针对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冷媒回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媒回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冷媒回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媒回收方法,应用于室外机控制器,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是否正常通讯;在监测到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之间无法正常通讯后,根据设置参数判断是否已设置自动触发冷媒回收模式;如果是,则触发所述室外机进入冷媒回收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拨码信息;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的通讯线的电平信息,其中,所述通讯线连接到零线或火线;无线通讯信息。
进一步地,触发所述室外机进入冷媒回收模式,包括:控制四通阀关闭,控制电子膨胀阀打开,控制外机风机和压缩机开启。
进一步地,触发所述室外机进入冷媒回收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触发冷媒防回流操作;其中,所述冷媒防回流操作包括:关闭由所述室外机到所述室内机的冷媒通路的阀门;间隔预设时间后,关闭由所述室内机到所述室外机的冷媒通路的阀门。
进一步地,触发冷媒防回流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室外机停机,控制所述外机风机、所述压缩机、所述电子膨胀阀关闭。
进一步地,触发所述室外机进入冷媒回收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蜂鸣器蜂鸣的方式和/或通过显示器显示的方式,提醒进入所述冷媒回收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媒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是否正常通讯;判断模块,用于在监测到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之间无法正常通讯后,根据设置参数判断是否已设置自动触发冷媒回收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确定已设置自动触发冷媒回收模式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室外机进入冷媒回收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拨码信息;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的通讯线的电平信息,其中,所述通讯线连接到零线或火线;无线通讯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控制四通阀关闭,控制电子膨胀阀打开,控制外机风机和压缩机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防回流模块,用于触发冷媒防回流操作;其中,所述冷媒防回流操作包括:关闭由所述室外机到所述室内机的冷媒通路的阀门;间隔预设时间后,关闭由所述室内机到所述室外机的冷媒通路的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2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