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9550.0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李耀;司海青;田书玲;汪海波;秦子强;沈盈盈;宗奕彤;程晓辉;姜乃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F04D29/00;A47L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吸尘器风机 计算模型 离心风机 气动性能 优化 高速旋转状态 产品设计 实际条件 实验成本 相关参数 性能计算 优化结果 风机 验证 分析 服务 | ||
1.一种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离心风机初始模型;步骤2,生成对应的计算网格;步骤3,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步骤4,根据不同工况设置不同转速以及对应的入口流量,将CFD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步骤5,对风机相关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风机初始模型包括风机进风管(1)、叶轮罩(2)、动叶轮(3)、定叶轮(4)、电机(5)、电机支架(6)、机壳(7)、风机出风口(8);所述风机进风管(1)焊接于叶轮罩(2)的风口处,定叶轮(4)和电机支架(6)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在所述机壳(7)端部的法兰上,所述叶轮罩(2)安装在机壳(7)端部的法兰边缘上,所述电机(5)位于机壳(7)内,悬挂于电机支架(6)上,电机(5)轴承穿过电机支架(6)的中心孔以及定叶轮(4)的中心孔并连接于动叶轮(3),对电机(5)进行模型简化,保留外观特征,取电机(5)的最大覆盖表面来表征电机(5)对流动的影响,所述动叶轮(3)位于叶轮罩(2)与定叶轮(4)之间的空腔中,动叶轮(3)与定叶轮(4)之间设有用于减小摩擦的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长度至少为进风管(1)入口直径的3倍,所述风机出风口(8)位于机壳(7)底部,是若干均匀分布的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网格为自动生成的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并在动叶轮、定叶轮附近流动区域进行局部网格加密;所述网格由Body1、Body2、Body3三个Body生成,所述Body1生成的网格位于风机进风管,所述Body2生成的网格位于动叶轮内部,所述Body3生成的网格位于动叶轮与叶轮罩形成的空腔流域、以及电机与机壳形成的空腔流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进风管与风机出风口均采用棱柱边界层网格进行划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边界条件包括面边界条件和域边界条件,所述面边界条件包括壁面边界条件和进出口边界条件,所述域边界条件包括静止域边界条件和旋转域边界条件,所述壁面边界条件包括叶轮罩、机壳、定叶轮、电机、电机支架各表面形成的一般静止壁面,以及动叶轮表面形成的旋转壁面,所述进出口边界条件包括入口边界条件和出口边界条件,入口边界条件采用质量入口,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出口边界条件采用压力出口,表压为0,所述旋转壁面和旋转域采用MRF模型,风机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速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5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