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48332.5 | 申请日: | 201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柳鸣翔;陈林;杨全;喻赤平;夏润;胡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硫酰氯 电池 正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约20%的混合粉料;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本发明具有物料混合均匀,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背景技术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是实际应用电池系列中比能量最高的一种电池,比能量可达590W·h/kg和1100(瓦时每立方分米)。同时其有着储存寿命长的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及部分智能家居当中。其正极载体为乙炔黑和金属粉末以聚四氟乙烯为粘结剂混合而成的一种多孔结构载体。传统的混合方式是首先将乙炔黑及金属粉末全部倒入和粉机进行混料,然后在混入加有聚四氟乙烯乳液的液体,最后混合出料。此种方法因为乙炔黑和金属粉末的密度不同,所以在干混的时候就出现了“分层”现象,即金属粉末会“沉淀”在和粉机的底部,而乙炔黑在上部,所以不能均匀的混料。混料完后经常能够看到在乙炔黑的表面有大量的金属粉末。
现有技术使用高速搅拌机能将粉料混合均匀,但是其能耗高,成本较高,同时也很难控制聚四氟乙烯的延展度,增加后续工艺的复杂度。
现亟需研发一种混料均匀、成本较低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乙炔黑和金属粉末在半干状态下进行混合,使乙炔黑和金属粉末能够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避免了直接混合因为密度不同而造成的分层、且电压平台高低不一,且容量极差也较大的现象,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和粉配方为:乙炔黑:8~12Kg,聚四氟乙烯乳液:1.0~2.0Kg,铜粉:0.95~1.05Kg,异丙醇:7~11Kg,去离子水:15~25Kg;
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
步骤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三: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20%的混合粉料;
步骤四: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放出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
步骤五: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和粉配方为:乙炔黑:9~11Kg,聚四氟乙烯乳液:1.4~1.6Kg,铜粉:0.99~1.01Kg,异丙醇:9~11Kg,去离子水:19~21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0Kg,聚四氟乙烯乳液:1.5Kg,铜粉:1.00Kg,异丙醇:10Kg,去离子水:20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金属粉末为铜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铜粉的粒径为0.075mm,过200目;乙炔黑的粒径为30~45n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8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特性及低温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 下一篇:阴极集流体及阴极极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