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动监测装置及钻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7952.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孙宝江;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21/08 | 分类号: | E21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李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监测 装置 钻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钻井领域,公开了一种流动监测装置及钻井设备,其中,所述流动监测装置包括水平延伸的流量测量管(830),所述流量测量管(830)包括收缩段(8303)、第一直管段(8301)和第二直管段(8302),所述收缩段(8303)的上侧设置有管壁径向向内凹陷的节流部(8306),所述第一直管段(8301)的上侧连接有第一取压管(8304),所述第二直管段(8302)的上侧连接有第二取压管(83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流量测量管中的上侧的节流部可以使得流体在此处加速流动,可以有效地避免或缓解含固相钻井液中岩屑在水平延伸的流量测量管处的沉积、聚集,可以更为准确地测量流体的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流动监测装置,并且涉及一种钻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发过程中,井筒压力安全一直是制约油气开发进程的关键问题。井喷事故给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严重的人员伤亡。目前我国钻井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随着新一轮油气改革的全面展开,油气钻井过程中窄安全密度窗口、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高温高压地层等复杂因素,带来的井涌、井漏事故将严重威胁钻井的安全和高效。
目前国内外石油公司都在大力发展井涌监测技术,以保护安全高效地实施钻井操作,与传统的泥浆池增量法相比,基于出口流量精确监测的井涌监测系统能够提前发现疑似井涌。目前能够应用在井涌监测的钻井液出口量监测的只有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钻井液出口流量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钻井液出口高精度监测,但是这项技术由于受到出口钻井液中固相颗粒浓度、钻井液粘度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条件十分苛刻。另外,由于钻井出口管径较大,相应的钻井液出口科里奥利流量计体积、质量较大,现场安装复杂,部署极不灵活,加之国外产品价格昂贵、国内产品稳定性差,利用科里奥利流量计开展井涌监测的技术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监测装置,以解决难以测量含有颗粒、粘度高的流体的流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流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流动监测装置包括水平延伸的流量测量管,所述流量测量管包括收缩段、分别连接于所述收缩段两端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收缩段的上侧设置有管壁径向向内凹陷的节流部,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上侧连接有第一取压管,所述第二直管段的上侧连接有第二取压管。
优选地,所述收缩段包括从上游向下游排列的渐缩部和渐扩部。
优选地,所述节流部包括弧形管壁,所述弧形管壁的中心轴线水平延伸且垂直于所述流量测量管的中心轴线。
优选地,所述节流部包括第一平板管壁和第二平板管壁,所述第一平板管壁和所述第二平板管壁的相交线水平延伸且垂直于所述流量测量管的中心轴线。
优选地,所述流量测量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套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直管段密封地接合并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直管段密封地接合并能够相对转动,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直管段、所述收缩段、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周,所述套管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节流部、所述第一取压管和所述第二取压管朝向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套管的两端抵压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直管段分别与所述套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流动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倾斜管和第二倾斜管,所述第一倾斜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倾斜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倾斜管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倾斜管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向上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