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7552.6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萍;陈一博;吴倩;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分离 三元复合驱 油田采出水 高效处理 分离膜 表面活性剂 膜分离处理 污水 使用寿命 阻力降低 聚合物 回注水 膜污染 普适性 相分离 产水 油田 水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方法,包括对污水进行调节pH,之后先进行预分相处理然后通过分离膜进行膜分离处理,使产水达到三元水回注水水质的指标。本发明中的预分相步骤,可将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从污水中的水相分离,使后期膜分离步骤中的膜分离阻力降低,膜污染情况减轻,从而大大提高了膜分离的效率,以及分离膜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对于处理不同油田的三元水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且处理步骤十分简单,易操作,可行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采油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采油已处于后期开采阶段,油田采出液中水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必然面临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量迅速增加的局面。而且,采出污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也日益增大。其中,最新的三元复合驱,即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联合驱油的技术,该采油技术采油率提升最高,但采油污水处理难度也最大,因此,开发新的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技术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是否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存在粘度大,乳化程度高,以及油水分离难的特点。针对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传统的处理方法,如自然沉降、气浮处理、机械过滤,已无法满足需求。近年来,为了寻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研究人员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有中国专利申请《基于丝瓜络为载体的生物系统处理油田含聚污水的方法》申请号2017113482754,该发明使用环境友好型生物填料丝瓜络与生物处理池相结合处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大大增加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微生物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和附着,大大提高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降解程度。有中国专利《一种高效的油田含聚污水、三元复合驱水中聚合物快速降黏的方法》专利号 ZL201511029097X,该发明提出了采用臭氧/紫外等氧化工艺实现含聚污水粘度快速降低的目的。有中国专利申请《油田含聚污水氧化絮凝剂制备方法》申请号2017104831008,使用该发明的絮凝剂后,含聚污水出水水质合格并且处理后污水中聚合物含量降到5ppm以下,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然而,以上的处理技术存在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产生的污泥量大等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高效简单,绿色节能,处理效果好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高效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污水中加入酸性pH调节剂,充分搅拌1~10min,使污水与pH调节剂混合均匀,控制污水pH小于4;
(2)然后加入分相试剂,充分搅拌1~10min,将污水进行快速预分离,静置后得到上层以油相体系为主,中层以固相体系为主,下层以水相体系为主的三相分离体系;
(3)最后对三相分离体系中的下层使用分离膜进行膜分离处理,使产水达到三元水回注水水质的指标。
其中,所述步骤(1)中调节至污水pH1~2。
其中,所述步骤(1)中酸性pH调节剂为盐酸或硝酸。
其中,所述步骤(2)中分相试剂为正丁醇或异丙醇。
其中,所述步骤(2)中分相试剂与污水的加入质量比为5~30:70~95。
其中,所述步骤(2)中静置时间为3~5h。
其中,所述步骤(3)中分离膜孔径为20~450nm。
其中,所述步骤(3)中分离膜材质选用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或聚丙烯。
其中,所述步骤(3)分离膜的形式选用管式分离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