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403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邢纪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37 | 分类号: | H04L12/437;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方法 冗余 备份 网络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环网的冗余备份网络,包括:第一环网中环间冗余备份端口处于阻塞状态的各节点分别通过环间冗余备份端口周期性地向第二环网发送环间交互通知报文,当第二环网中的任一节点确定在第二环网内的环端口都处于断开状态时,发送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当第一环网中的任一节点接收到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时,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的状态设置为转发状态。本发明公开的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避免环网内的节点由于环端口故障而从网络中断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网络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采用环形拓扑来提供数据传输的冗余保护。使用环形拓扑时,必须采用该相应的环网控制机制来避免网络中产生广播风暴,并能够在环网出现链路故障或节点故障时能够实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上来保证数据报文的正常传输。
例如,分布式冗余协议(Distributed Redundancy Protocol,DRP)是一种专用的环网保护协议,通过环网中某一台设备进行定期的拓扑检测或通过所有设备的主动上报来获知网络拓扑变换情况。但是,现有的DRP协议中,在实现冗余备份时,环间备份端口的切换只能单侧实现,只有配置了备份端口的环才能够根据链路的实时情况进行备份端口的切换,而没有配置备份端口的一侧环网,并不能将自己的设备连接状态通知到对端的环,因此,如果没有配置备份端口的环内中两个环端口故障造成某台设备被孤立而无法连通,对工业网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避免环网内的节点由于环端口故障而从网络中断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环网的冗余备份网络,每个环网中包括至少两个节点,至少两个环网包括第一环网和第二环网,第一环网中的至少两个节点分别通过环间备份链路与第二环网中的节点连接,第一环网的至少两个节点上与第二环网中的节点通过环间备份链路连接的端口为环间冗余备份端口,其中第一环网中一个节点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为转发状态,第一环网中的其余环间冗余备份端口为阻塞状态,方法包括:
第一环网中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处于阻塞状态的各节点分别通过环间冗余备份端口周期性地向第二环网发送环间交互通知报文;
第二环网中的各节点通过环间备份链路接收到环间交互通知报文后,确定各节点在第二环网中的环端口连接状态;
当第二环网中的任一节点确定在第二环网内的环端口都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与第一环网连接的环间备份链路向第一环网发送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
当第一环网中的任一节点通过环间冗余备份端口接收到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时,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的状态设置为转发状态。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环网中的任一节点通过环间冗余备份端口接收到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时,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的状态设置为转发状态,包括:
当第一环网中的任一节点通过处于阻塞状态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接收到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时,解析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确定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中的生成树STP状态为转发状态,且自身环间冗余备份端口为阻塞状态时,则将自身处于阻塞状态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的状态设置为转发状态。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环网中的任一节点通过环间冗余备份端口接收到第一环间交互通知响应报文时,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环间冗余备份端口的状态设置为转发状态之后,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4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