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叶片及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3548.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良;李磊;周捍珑;方致阳;乔玉军;郝赫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风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及风机,风电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和柔性延伸部。叶片本体包括吸力面和压力面。柔性延伸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吸力面,第二端部自由地向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柔性延伸部能够产生被动变形,进而改变气流沿吸力面的流动轨迹。其中,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气流能够穿过多个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及安装该风电叶片的风机。
背景技术
变桨型风轮叶片运行中,由于叶根位置相对叶尖位置在旋转平面内转速较小,当风速相同,最大弦长附近截面迎角比叶尖位置迎角大。随着风速的增加,在风速未达到额定风速时,最大弦长附近截面迎角是逐渐增加的,在额定风速时迎角达到一个较高的数值,叶片此时产生最大输出功率。随着风速的增加,叶片为了保持额定功率,进行变桨动作。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以后,随着风速的增加,最大弦长附近截面攻角也是逐渐增加的,直至风速达到切出风速。在风速达到额定风速前和风速达到切出风速前一部分风速段,最大弦长附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迎角过大现象,迎角过大造成气流发生分离,导致发电量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叶片的吸力面的后缘侧增加可变形装置,通过可变形装置的被动变形,来改变后缘侧的翼型,进而改变整个后缘侧的气流流动。然,可变形装置在长时间的变形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振动,增加了疲劳损坏的风险,甚至从吸力面上脱落。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风电叶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发生振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风电叶片的风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和柔性延伸部。叶片本体包括吸力面和压力面;柔性延伸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所述第二端部自由地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所述柔性延伸部能够产生被动变形,进而改变气流沿所述吸力面的流动轨迹;其中,所述柔性延伸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气流能够穿过多个所述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呈板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吸力面的连接处;和/或,多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是指距离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弦长的40%-95%。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预设区域是指距离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弦长的40%-7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包括延伸部本体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本体的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端,所述弯折部包括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后缘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外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侧形成一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起始于所述折边的朝向所述前缘的端面,且沿所述吸力面向所述前缘延伸,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前缘的一侧形成一斜面,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吸力面的外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延伸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吸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窗装配线系统
- 下一篇:三氧化二砷的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