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3306.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慎磊;陆永跃;肖喜伍;崔灿;朱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火蚁 监控装置 监测 子区域 服务器 人力资源成本 采集 预设时间段 分布信息 监测效率 信息生成 预设 工作量 调查 回收 记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首先按照预设类型确定调查样区,对所述调查样区划分若干个子区域;然后对所述子区域设置若干个监控装置,记录并监测各个子区域,并在预设时间段内更换回收监控装置;接着确定监控装置采集到的红火蚁信息,并将所述红火蚁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最后在所述服务器根据采集到的红火蚁信息生成红火蚁分布信息。本发明提出了的方法方法简单,监测成本低廉,人力资源成本低,又能减少了工作量,又能提高监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红火蚁毒性极大,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
红火蚁不但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而且入侵能力极强,在国内没有天敌,大部分蚁种完全不是其对手,被红火蚁入侵的地区很难有别的蚁种能生存下来,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入侵红火蚁会在该地区泛滥成灾,危害农作物与叮咬人类,形成严重的虫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预设类型确定调查样区,对所述调查样区划分若干个子区域;
S2、对所述子区域设置若干个监控装置,记录并监测各个子区域,并在预设时间段内更换回收监控装置;
S3、确定监控装置采集到的红火蚁信息,并将所述红火蚁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S4、在所述服务器根据采集到的红火蚁信息生成红火蚁分布信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预设类型包括:苗木场、风景区、居民区、农田、交通路线、公共绿化、荒地、河堤。
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子区域面积至少800㎡。
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的监控装置设有至少一个诱捕装置,所述诱捕装置设有诱捕剂。
可选地,所述诱捕装置在白天气温20~35℃或者地表温度18~38℃、地面干燥时进行放置调查。
可选地,所述诱捕装置设置3-5个,所述诱捕装置间隔为10-30米。
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的记录并监控各个子区域,所述记录包括监控装置放置时间、子区域的环境信息、子区域的地理信息、红火蚁的活动轨迹、红火蚁的数量和红火蚁的密度。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通过在监测地方划分子区域,在子区域内设置监控装置,并在监控装置内设置诱捕装置,即监控该区域内的红火蚁活动数据,又诱捕该地区的红火蚁,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制定下一步的防治方案,而且监控装置能记录红火蚁的数量变化,并将数据传送到服务器里,从而可以研究红火蚁的生活习性,有助于对红火蚁的进一步研究;并且整个监测方法简单,监测成本低廉,人力资源成本低,又能减少了工作量,又能提高监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红火蚁的监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