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1337.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潘角;卢炳回;傅天珠;卢森锴;覃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凯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电极传感器 人体感应系统 信号处理器 信号源模块 人体感应灯 电极信号 感应电场 稳定信号 照明系统 控制照明系统 输入端连接 电源系统 感知区域 人体感应 信号加载 照明领域 智能节能 阈值比较 感应灯 识别率 电极 功耗 加载 预设 传送 | ||
1.一种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包括控制系统、照明系统、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系统、照明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感应系统,该人体感应系统包括电极传感器、信号源模块、信号处理器;所述的信号源模块用于产生稳定信号并加载在电极传感器上,电极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人体信息,该电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器输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照明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传感器由至少一个电极构成,当电极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电极在同一平面内均匀分布形成阵列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源模块产生稳定的多路标准信号,信号电压和频率均匀可变,可变电压范围1.8V~5 V,可变频率范围60kHz~160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检波模块、放大模块、滤波模块,检波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极传感器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系统包括电源系统Ⅰ、电源系统Ⅱ,电源系统Ⅰ的输出端分别与人体感应系统、控制系统连接,电源系统Ⅱ的输出端与照明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感应灯,所述的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人体感应系统、照明系统集成于一体。
7.一种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体感应系统的信号源模块产生稳定信号,该信号加载在电极传感器的各个电极传上,各个电极的电极信号经信号处理器处理后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该电极信号相关系数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人体是否在感知区域内,从而控制照明系统的开或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感应电场的动静态人体感应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人体是在感知区域内,则电场发生微弱的变化;采集的电极信号包含强背景噪声和有用的微弱电场信号,为了能从强背景噪声中提取有用的微弱电场信号,首先对采集的序列电极信号进行放大,再进行自相关去噪,削弱噪声干扰同时恢复被覆盖的信号,然后进行互相关去噪,削弱强背景噪声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凯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凯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3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