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树木注干液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39150.1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肖琳;赵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敦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25/02 | 分类号: | A01N25/02;A01N43/90;A01N51/00;A01P3/00;A01P1/0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707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材料 石墨烯 树木注干液剂 农药活性 林木病虫害 质量百分比 树干注药 病害虫 重量比 防治 防效 苹果 林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树木注干液剂,制得的该含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树木注干液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农药活性成分:0.2‑20.0,石墨烯纳米材料:0.1‑30;所述农药活性成分与所述石墨烯纳米材料的重量比100:(10‑500)。适用于树干注药防治林木的多种病害虫。具有成本低、防效高,适用范围广,适合防治杏、苹果、梨等林木病虫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的树木注干剂,具体的说,是一种含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树木注干液剂。
背景技术
通过树干注药,药剂直接进入树体内,不与周围环境接触,不污染环境及对人畜和其它有益生物造成伤害,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环境相容性无公害施药技术。
但是常规注干液剂,例如30%敌畏·氧乐杀虫注干液剂(ZL99111357.8)和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10043092.2)“一种含吡虫琳的树木注干剂”,以及专利(CN105746566A),这些专利产品树干注药后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食叶类害虫具有理想的防效,尤其对于防治林木蛀干害虫意义重大,但是制剂体系主要为乳油体系,为农药活性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这种树木注干剂有几个缺点,首先,由于其为乳油体系,在制剂中农药有限成分成分子状态,但是当其注入到树木体内后,乳化成颗粒,颗粒粒径在0.5-2μm,甚至更大,而且会随着时间不断长大,这直接影响农药活性成分在植株体内的运输传到;其次由于需要用溶剂溶解农药活性成分,一方面对溶剂对植株往往有害,会溶解植物细胞,另一方面,所用溶剂一般为极性溶剂,溶剂被吸收后,农药活性成分极易结晶析出,从而影响药效。另外溶剂一般呈弱酸性或弱碱性,在长期贮存中往往会导致有效成分降解,溶剂溶解包装材料等种种缺点,而不用溶剂,则可选农药活性成分范围就极其窄,仅限于水溶性农药活性成分,而不能实现防治林木病虫害,实现林木的相关植物保护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树木注干液剂的缺点,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含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树木注干液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农药活性成分:0.2-20.0,石墨烯纳米材料:0.1-30;所述农药活性成分与所述石墨烯纳米材料的重量比100:(10-500)。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及石墨烯的衍生物。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的衍生物为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包括纳米氧化石墨烯和化学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其中所述化学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包括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磺酸化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羧酸化修饰的石墨烯。
优选地,农药活性成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所述杀虫剂包括抗生素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烟碱类杀虫剂;所述杀菌剂包括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所述除草剂包括酰胺类除草剂、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均三氮苯类除草剂、二苯醚类除草剂;所述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植物生长延缓剂。
优选地,所述树木注干液剂还包括具有润湿渗透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氮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琥珀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有机硅中的一种或数种的组合。
一种上述的树木注干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一定量的农药活性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得到农药活性成分溶液;
b)将含石墨烯材料的水溶液与所述农药活性成分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c)将混合溶液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加入其他成分,并用分散介质稀释至合格的农药活性成分浓度后,即得所述树木注干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敦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敦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9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