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38416.0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王定远;王飞;刘德昌;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F24F1/22;F24F1/42;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宇峰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室外机、隔音板和内部设有变频模块的电控盒,还包括水槽和设置在水槽内的散热器;水槽固定连接在电控盒下侧,水槽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水槽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水槽上还设有进水口;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隔音板将室外机分隔为压缩机腔和风机腔两部分,第一进风口与压缩机腔一侧连通,第一出风口与风机腔一侧连通。采用该实施例,大大增加散热能力,提高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变频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外机变频模块发热越来越严重,其散热问题严重影响着空调器的可靠性。
目前,空调器外机变频模块的散热大部分围绕散热器本体的优化展开,
如增加肋片的高度、肋片的数量等方式增加散热面积。但介于空调外机结构空间的限制,散热器本体的优化空间很小,其次,外机的主风扇的旁通气流是经过冷凝器加热的,温度较高,因此对于空调器外机变频模块的散热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隔音板和内部设有变频模块的电控盒,还包括水槽和设置在水槽内的散热器;水槽固定连接在电控盒下侧,水槽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水槽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水槽上还设有进水口,电控盒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电控盒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隔音板将室外机分隔为压缩机腔和风机
腔两部分,第一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二进风口与压缩机腔一侧连通,第一出风口与风机腔一侧连通。
采用该可选的实施例,通过进水口向水槽内通入空调自身产生的冷凝水或者其他冷水,将散热器一端浸没在冷凝水或者其他冷水内,散热器将电控盒内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并将温度导入到水中,达到降温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室外机工作过程中,风机腔产生负压,带动气流从水槽的第一进风口进入,对水槽内的散热器进行降温,并且气流会加快水分的蒸发,利用蒸发吸热进一步降温,进而通过达到高效降温的目的,水槽的第一进风口与电控盒的第二出风口连通,相当于第一进风口通过电控盒的内部空间与压缩机腔进行连接,在室外机工作时,风机腔产生负压,压缩机腔内的气流会经过第二进风口进入,穿过电控盒内部,对电控盒产生的热量进行一次降温,然后再由第二出风口流入第一进风口,进入水槽内,对散热器进行降温,即对电控盒产生的热量进行二次降温,从而进一步的增加降温效果。
可选地,电控盒内部靠近第二进风口一侧设有电子元件安装区,电控盒内部靠近第二出风口一侧与散热器连接,电控盒内的变频模块安装在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的位置。采用该实施例,由于变频模块的发热量较大,电子元件安装区的发热量较小,气流经过第二进风口后先对电子元件安装区进行降温,再对变频模块处进行降温,防止变频模块发散的热量对电子元件安装区造成影响,保证电子元件的稳定运行。
可选地,电控盒内部设有印制板,印制板将电子元件安装区,和,散热器与电控盒的连接位置覆盖。采用该实施例,利用印制板的覆盖,使电子元件安装区安装的电子元件以及散热器与电控盒的连接位置安装的变频模块被密封,使其与湿度较高的气体完全隔离,保证空调器的可靠运行。
可选地,电子元件安装区通过导热片与散热器连接。采用该实施例,更好的将电子元件安装区内散发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一端,从而提高散热的效率。
可选地,电控盒上设有散热器固定端,电控盒通过散热器固定端与散热器连接。采用该实施例,通过散热器固定端将散热器与电控盒连接,使散热器可进行更换,并且保证电控盒与散热器之间良好的热传递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8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纹钢制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隧道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