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作管理维护iOAM报文的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575.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然;徐玲;刘敏;陆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管理 维护 ioam 报文 传输 方法 相应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iOAM报文的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在该方法中,测量域中的尾节点设备接收第一iOAM报文,并确定第一iOAM报文中是否包含重要数据标识,若第一iOAM报文中包含重要数据标识,则尾节点设备基于第一iOAM报文生成包含第一节点信息的通知消息,并向iOAM网络的管理设备发送该通知消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尾节点设备只有在接收到的第一iOAM报文中包含重要数据标识时,才会根据第一iOAM报文生成通知消息并上报。因此只有测量域中的节点设备在传输第一iOAM报文的过程中,触发符合预定条件的重要事件时,尾节点设备才向管理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从而减少尾节点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通知消息的数量,即减少尾节点设备上报至管理设备的数据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管理维护iOAM报文的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
背景技术
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技术,是一种为网络提供故障监测、故障申告、故障定位以及故障修复的网络管理技术。其中,带内OAM(in-situ OAM,iOAM)技术较带外OAM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iOAM网络中,通常包含多个节点设备,所述多个节点设备通常可划分为头节点设备、中间节点设备和尾节点设备等类型。其中,头节点设备在获取业务报文之后,对业务报文封装iOAM报头,得到iOAM报文,在iOAM报文中封装数据收集指令,并且,在封装数据收集指令之后,头节点设备还会将自身的节点信息添加至iOAM报文中,然后,再将iOAM报文传输至中间节点设备;每一个中间节点设备获取iOAM报文之后,当检测到iOAM报文中的数据收集指令时,将自身的节点信息添加至iOAM报文中,并将添加有节点信息的iOAM报文传输至下一跳节点设备;尾节点设备在接收到上一跳的中间节点设备传输的iOAM报文之后,对iOAM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取其中包含的各个节点设备的节点信息,再将该节点信息传输至管理设备,以便管理设备对节点信息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尾节点设备会向管理设备上送沿途各个节点设备的节点信息。通常情况下,节点信息包括该中间节点设备的节点标识等信息。参见图1所示的示意图,其中,R1即为iOAM网络中的头节点设备,R6为尾节点设备,而其余节点(即R2、R3、R4和R5)为中间节点设备。
但是,发明人在本申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iOAM技术具有对数据流逐包封装的特点,导致头节点设备获取大量iOAM报文,进一步的,导致尾节点设备向管理设备上报的数据量较大,甚至会影响尾节点设备和管理设备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尾节点设备上报的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报文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iOAM网络中,所述iOAM网络包括测量域,所述测量域包括尾节点设备,所述尾节点设备是所述测量域的出口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尾节点设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iOAM报文,所述第一iOAM报文中包括第一节点信息和业务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信息指示传输所述第一iOAM报文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信息,所述测量域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所述尾节点设备确定所述第一iOAM报文是否包括重要数据标识,所述重要数据标识指示所述测量域中的节点设备在传输所述第一iOAM报文的过程中触发符合预定条件的重要事件;
当所述尾节点设备确定所述第一iOAM报文包括重要数据标识时,所述尾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iOAM报文生成通知消息,并且所述尾节点设备向iOAM网络的管理设备发送所述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捆机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隔膜泵和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