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3809.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邵兵;刘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发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43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浆料 聚氨酯 生产工艺 相等 催化剂反应 聚酯多元醇 透明粘稠液 加工干燥 溶剂混合 溶剂稀释 黏度稳定 分散性 扩链剂 溶剂 无色 稀释 皮膜 强韧 过滤 冷却 透明 达标 重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二异氰酸酯,加入催化剂反应0.5‑1h,随后缓慢加入与催化剂质量相等的二异氰酸酯升粘,加入催化剂质量的溶剂进行稀释,加入与催化剂质量相等的二异氰酸酯升粘,再加入催化剂质量的溶剂稀释,重复多次直至聚氨酯浆料达标,冷却后过滤、包装;本发明获得的聚氨酯浆料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粘稠液,黏度稳定,色分散性良好,经过加工干燥后可制得透明、强韧的皮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聚合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聚氨酯浆料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用其制成的产品具有优良的伸缩性、优异的耐弯曲性、耐溶剂、耐磨等特性。产品应用于人造革、合成革、纺织品后整理加工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用于涂覆木器的水性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木器漆要求附着力强、硬度大、光泽度高、耐久、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高温,这样不仅能增加木制品的审美价值,而且能使木制品经久耐用,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聚氨酯浆料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粘稠液,黏度稳定,色分散性良好。经过加工干燥后可制得透明、强韧的皮膜。
在中国公开的专利申请CN107858088A中针对获得一种无溶剂自交联改性非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多元醇100~150份,多异氰酸酯50~60份,环氧树脂5~10份,醛酮树脂10~30份,非离子扩链剂10~20份,乳化剂3~6份,有机铋催化剂0.05~0.1份,乙烯基单体50~150份,水400~600份。该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对金属附着力强,并且可以防止发生金属闪锈的不良现象,在合成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溶剂。
但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聚氨酯浆料存在黏度不稳定、分散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氨酯生产工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聚氨酯浆料存在的黏度不稳定、分散性差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溶剂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二异氰酸酯,升温至75-85℃反应1-2h;
其中,聚酯多元醇、扩链剂、溶剂的加入重量份数分别为:聚酯多元醇120-150份、扩链剂5-10份、溶剂15-25;
(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3-7份催化剂反应0.5-1h,随后缓慢加入与催化剂质量相等的二异氰酸酯升粘,加入3-5倍于催化剂质量的溶剂进行稀释,加入与催化剂质量相等的二异氰酸酯升粘,再加入3-5倍于催化剂质量的溶剂稀释,重复多次直至聚氨酯浆料达标,冷却后过滤、包装。
优选的,聚酯多元醇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或白色蜡状固体,羟值28-112,平均分子量1000-4000,黏度50-3500,酸值≤0.8mgKOH/g,水分<0.1%。
优选的,扩链剂为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或甲基丙二醇中的一种;
其中,乙二醇为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水分≤0.1%,酸度≤0.01%;
其中,1,4-丁二醇为无色油状液体,含量≥99.8%。
优选的,溶剂为甲苯、醋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或丁酮中的一种;
其中,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5%,酸度≤0.001%,色泽≤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发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发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3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