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畜禽肉制品中碱性着色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4967.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瑜;张柏瑀;刘宁;孟祥勇;韩宏乾;周健南;郭笑妍;顾俊杰;张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1001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肉制品 着色剂 碱性着色剂 中碱性 种检测 筛查 超高效液相色谱 待检测样品 固相萃取柱 假阳性样品 线性离子阱 样品前处理 环境友好 灵敏度 上清液 四极杆 提取液 质谱仪 检测 肉制品 检出 通量 串联 定性 净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畜禽肉制品中碱性着色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提取液进行待检测样品的提取,并将提取后获得的上清液经WC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完成样品前处理,然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建立了畜禽肉制品中7种碱性着色剂同时筛查、确证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通量高效、定性准确、灵敏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适合用于肉制品中多种碱性着色剂的筛查、确证,避免假阳性样品的检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着色剂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畜禽肉制品中碱性着色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肉色是肉品外观评定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通过肌肉的表象很容易地用视觉加以鉴别,因此由表及里地判断肉的品质。肉色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市场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肉色成为肉品定价的决定性因素。一些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了使肉制品的色泽鲜艳,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和食欲,或者为了掩盖原料肉的不新鲜,而在肉制品中加入着色剂,而有些不法生产厂商甚至违法添加工业染料。
人工合成着色剂由于着色力强、不易褪色、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被肉制品生产商广泛应用。人工合成着色剂按其酸碱性可以分为酸性着色剂和碱性着色剂,碱性着色剂例如罗丹明B等在熟肉制品中的违法添加时有报道,但人工合成着色剂具有致癌、致畸等潜在危害,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对合成着色剂的添加必须加以控制。
目前,着色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LC)以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等。其中,LC法灵敏度较低,对疑似阳性样品无法进行确证;虽然LC-MS/MS方法,具有定性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但都是针对目标化合物的检测,无法实现多种着色剂的同时筛查,而且还会出现假阳性样品的检出,存在检测效率低、以及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有关着色剂的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多种着色剂的同时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检测、确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畜禽肉制品中碱性着色剂的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着色剂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多种着色剂同时检出,导致被检测样品需要重复处理,分别检测,耗时费力,检测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检测畜禽肉制品中碱性着色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前处理:
称取样品放置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后,进行振荡提取、离心,收集上清液后,再加入提取液重复提取一次,收集上清液,将两次上清液合并;
将上清液经WCX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定容后,备用;
2)定性分析:
运用UPLC-MS/MS-Qtrap法对经过样品前处理的待检测畜禽肉制品样品进行筛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的增强子离子扫描功能,建立MRM-IDA-EPI筛查方法,获得待检测畜禽肉制品样品中各目标着色剂母离子的MS2谱图;
用已知数据库中各化合物的标准MS2谱图与获得待检测畜禽肉制品样品中各目标着色剂的母离子MS2谱图分别进行对比,获得相似度值,并匹配两者的特征碎片离子,进而判断待检测畜禽肉制品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碱性着色剂;
3)定量分析:
分别称取各碱性着色剂标准品,用甲醇分别配制10μg/mL的标准储备液,备用;
按照步骤1)中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空白样品进行处理后,用空白样品基质溶液稀释标准储备液,制成混合标准储备溶液;
将混合标准储备溶液定容后,得到空白样品基质溶液,配制浓度为0.05μg/mL~5.0μg/mL的系列匹配标准工作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未经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