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可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7053.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车树刚;马韵升;马娜娜;张心青;杨传伦;张萧萧;潘冬梅;傅英旬;郭南南;冉新新;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B09C1/10;C12R1/125;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株 保藏 可降解 石油烃 应用 降解 石化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中国微生物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 石化污水处理 生物法处理 石油污染物 微生物中心 处理效率 二次污染 含油废水 含油污水 泡沫浮渣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石油烃类 油污土壤 好氧池 接种量 除油 后池 菌剂 可用 制备 管理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可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可用于石化污水处理中,所述菌株经过16SrDNA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已于2018年7月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株代码为YJY18‑06,保藏号为CGMCC NO.16154,应用时将该菌株制备的菌剂应用于石化含油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按照0.1‰接种量投入石化好氧池O1,处理7d后池中的泡沫浮渣已全部降解,除油率达到90.4%。本发明的菌株对石油烃类物质具有较好的降解特性,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可将其应用于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油污土壤的生物修复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可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组成成分较复杂,主要由各种环烷烃、烷烃及芳香烃等组成,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汽油、柴油等石油提炼品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石油在开采、提炼、运输及应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威胁,会污染我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壤,污染海洋及地下水的水源,而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石油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处置方法主要以物理化学法为主,不但收效甚微,而且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石油污染物降解为无毒稳定的产物,如水、二氧化碳及一些无机物等,具有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作用效果明显等优点。
利用微生物方法治理石油污染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具有高效石油烃降解活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培养条件简单、抗冲击能力强的菌株,因此,从自然界筛选高效石油烃降解菌菌株是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有关石油烃降解菌株的研究时有报道,专利CN104017747A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降解菌CGMCC8647,该菌株对饱和烃的降解率最高达20.47%,30d内对总石油烃的降解率为39.69%,总石油烃浓度为注明;专利CN104651280A公开了一株石油降解菌CGMCC No.9913,该菌株在最适降解条件下反应18d后对含200ppm原油溶液的降解率达71.4%;专利CN105505812A公开一株石油降解菌株CCTCCM2015537,该菌株能够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但未明确其降解时间及其降解率。
上述三株石油降解菌均系自主筛选分离,对石油烃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但降解周期均较长,降解率偏低,产业化应用中会增加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菌株的应用推广。
因此找寻可降解石油烃的菌株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株可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可用于石化污水处理中,所述菌株经过16SrDNA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已于2018年7月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株代码为YJY18-06,保藏号为CGMCC NO.16154,应用时将该菌株制备的菌剂应用于石化含油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按照0.1‰接种量投入石化好氧池O1,处理7d后池中的泡沫浮渣已全部降解,除油率达到90.4%。本发明的菌株对石油烃类物质具有较好的降解特性,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可将其应用于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油污土壤的生物修复等领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从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及山东清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样品中分离出6株能产生噬油斑的菌落,并分别进行分离纯化;
从6株产生噬油斑的菌落中选出3株噬油斑比较大的菌株;
对3株待选菌进行比较深入的遗传稳定性及石油烃降解效率等研究,最终筛选出一株石油烃降解效率高、易于培养且有稳定的传代特性的菌株,将其命名为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