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种子考种用搅拌桨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6892.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宝;张新;王宝应;王园园;孙润润;晁毛妮;张有铎;张志勇;王清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王宝应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桨叶 搅拌轴 叶片 棉花种子 防溅 考种 搅拌效果 叶片设置 桨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种子考种用搅拌桨叶,包括一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搅拌桨叶和防溅叶片,所述防溅叶片设置于搅拌桨叶上方的搅拌轴上。本发明设计精巧,在保证搅拌效果的前提下,保证了桨叶对较少量种子的处理搅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桨叶,具体涉及一种棉花种子考种用搅拌桨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棉籽脱绒技术主要有化学脱绒和机械脱绒两种,化学脱绒方法有盐酸蒸汽、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国内各研究机构育种实验用种量一般较少,且各品种要逐一脱绒,不能混杂。浓硫酸脱绒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因此普遍采用此法。现有技术中,在育种实验过程的棉籽脱绒一般由技术人员手工操作,其工序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往往通过烧杯、电磁炉等设备进行,脱绒量小需要多次脱绒。而且浓硫酸脱绒要求要搅拌均匀持续,人力搅拌不能保证其效果。
中国专利CN201610219465.5公开了一种棉花种子脱绒设备及脱绒方法,但是该设备主要针对超过1kg的种子量进行脱绒处理,同时,由于桨叶设计不合理,导致搅拌效果略差,搅拌时间过久。但是,在实际科研脱绒过程中往往每粒种子都很珍贵,而且每次用量不等,有时候甚至只需要十几克,上述设计及现有技术中其他设备不能够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种子考种用搅拌桨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花种子考种用搅拌桨叶,包括一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搅拌桨叶和防溅叶片,所述防溅叶片设置于搅拌桨叶上方的搅拌轴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
所述搅拌桨叶自下而上依次为右旋桨叶和左旋桨叶交替设置。
所述防溅桨叶为左旋桨叶。
所述桨叶的倾斜角为45°。
所述右旋桨叶和左旋桨叶的数量均为3个,自下至上依次为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第三桨叶、第四桨叶、第五桨叶和第六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夹角为71.8°,第二桨叶和第三桨叶的夹角为103.3°,第三桨叶和第四桨叶的夹角为101.7°,第四桨叶和第五桨叶的夹角为106.1°,第五桨叶和第六桨叶的夹角为101.1°,第六桨叶和防溅桨叶的夹角为101.6°。
所述搅拌桨叶自下至上其长度逐步增加。
所述第一桨叶的上沿最高处与第二桨叶的下沿最低处高度一致。
所述第二桨叶、第三桨叶、第四桨叶、第五桨叶和第六桨叶任意相邻的桨叶间距相等。
所述任意相邻的两个桨叶中下方桨叶的上沿最高处与下方桨叶的下沿最低处高度一致。
所述搅拌轴底部端为楔形结构。
本发明设计精巧,在保证搅拌效果的前提下,保证了桨叶对较少量种子的处理搅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中:1、搅拌轴,2、搅拌桨叶,3、防溅桨叶,4、楔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棉花种子考种用搅拌桨叶,包括一搅拌轴和固定于搅拌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搅拌桨叶和防溅叶片,所述防溅叶片设置于搅拌桨叶上方的搅拌轴上。在棉花种子脱绒过程中,需要用到硫酸,由于硫酸的特性要求必须严格保证硫酸不溢出。同时,在进行少量微量种子脱绒的时候也必须保证种子不被搅拌桨叶及容器壁之间的反复回弹弹至外部,造成脱绒不完全,甚至会导致种子携带硫酸弹出后造型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王宝应,未经河南科技学院;王宝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6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种子硫酸脱绒用容器
- 下一篇:苦郎树种子的萌发方法及其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