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型溞去除水体蓝藻的方法及净化水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6536.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力军;刘航;韩旭;姚孝元;康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明德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藻 急性毒性 水体蓝藻 去除 水中 驯养 水体 生态系统修复 食物链关系 水生态系统 闭路循环 沉水植物 工业废水 蓝藻污染 评价评估 生活污水 自然水体 两阶段 磷元素 溶解氧 生长 饵料 富集 螺贝 摄食 生物学 鱼虾 繁殖 湖泊 水域 接纳 筛选 净化 水库 引入 培育 恢复 应用 健康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型溞去除水体蓝藻的方法,针对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因接纳含有大量氮、磷元素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引起蓝藻暴发问题,基于大型溞与蓝藻食物链关系,开发一种以生态系统修复为原则的生物学方法去消除水中蓝藻。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蓝藻富集水体的急性毒性评价,二是健康、体大的大型溞的筛选及驯养。采用急性毒性评价评估应用大型溞处理的可行性,然后通过实验室和现场两阶段的培育驯养使其能在蓝藻暴发水体中生长繁殖,利用大型溞摄食蓝藻,提升水中溶解氧浓度,促进沉水植物生长,再引入鱼虾、螺贝等高等级生物把大型溞作为饵料形成闭路循环,进而恢复原有水生态系统,消除蓝藻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是以生态系统恢复为原则的水体及水域净化 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型溞去除水体蓝藻的方法及净化水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 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 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 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 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 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至今已有120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能 力,特别是与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类满江红, 是一种良好的绿肥。但是,有的蓝细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 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目前,社会发展、人口数量激增,导致人类用水量急剧增加。大量未经有 效处理、含有较高浓度氮和/或磷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肆意排入自然水体,超 过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最重要表现是以 蓝藻为代表的藻类爆发性生长,在水面聚集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遮蔽 层,阻碍了空气与水的物质交换,导致水体缺氧,死亡后的蓝藻还会大量消耗 水中氧气,进一步降低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导致水体变黑、变臭,经济鱼类等 因缺氧窒息死亡,破坏原有的水生态系统。
现有技术中,为了去除水中蓝藻,可以应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打捞的方法。该方法是一般通过人工用 网捕捞或者用泵吸入水体进行循环过滤等。该方法耗时、人工成本高、处理面 积小,并且过滤出的蓝藻还需要继续深度处理,因此在实际中较少采用。除人 工或者机械打捞外,还有超声波法、膜过滤、充气增氧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 存在投入成本过高、去除效果低等缺点导致无法推广。
化学法,主要是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剂来快速杀死蓝藻,一般作为一种应急 处理方法。但是该方法不仅没有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还会引起鱼类等生物 体的死亡,甚至会危害饮用水源安全。而且该方法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化学 药剂失效,蓝藻还会再次繁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目前研究应 用较多的生物技术是基于食物链的原理采用水生动物捕食藻类,例如将以藻类 为食的滤食性鱼类放入受污染的水体从而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但是藻类细胞 大多具有特殊的藻胶层和多糖类物质,这些藻胶和多糖类物质几乎不能被滤食 性鱼类消化、吸收、利用,排泄出来的还是藻类。另外,蓝藻富集的水体会引 起水体缺氧,并且蓝藻死亡后还会释放藻毒素,上述原因导致直接应用鱼类去 除水中蓝藻很难实际应用。
CN104787893A公开了一种大型溞的驯化方法及应用,包括:将大型溞投放 到驯化池中,采用特定的驯化食料培养一段时间,取优势种进行重复驯化、筛 选,再经稳定及复壮,最终将大型溞驯化成为蓝藻的天敌。然而,这种驯化方 法过于复杂,特定的驯化食料配方更为复杂,成本高,因此,无法广泛使用。
基于上述原因,如何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广泛使用的基于 大型溞去除水体蓝藻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明德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明德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6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