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墨的IML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6163.7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展清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99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钠 蜂蜡 油墨 油酸 三乙氧基硅烷 丙烯酸甲酯 碱性催化剂 磷酸二氢铝 硫醇丁基锡 丙烯酰胺 分散性能 环氧丙醇 甲基苯酚 原料组成 成品油 梨醇酐 引发剂 重量份 聚酯 癸基 环氧 交联 全氟 粘结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冲墨的IML油墨,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磷酸二氢铝1‑2、蜂蜡4‑6、2‑溴‑4‑甲基苯酚0.3‑1、硫醇丁基锡1‑2、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1‑2、三梨醇酐单油酸脂1‑2、丙烯酸甲酯100‑130、引发剂3‑5、环氧丙醇10‑14、丙烯酰胺8‑13、碳酸钠0.1‑0.13,本发明以碳酸钠为碱性催化剂,促进环氧交联,从而改善蜂蜡在聚酯间的分散性能,提高了成品油墨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了耐冲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墨的IML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是以水为溶剂的油墨,水作为溶剂的优点在于:无毒、无异味、不燃,并且大幅度地降低了 VOC 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作为水性油墨中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油墨,不光具有水性油墨安全环保的特点,而且兼具优异的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性以及软硬度可调性的聚氨酯特有的优势,因而水性聚氨酯在油墨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但是水性聚氨酯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基团,因而具有耐水性先天性不足的弱点,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无法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媲美。同时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天然可再生的资源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的石油类原料来制备绿色高分子油墨材料;
然而传统油墨存在以下缺点:粘结强度低,抗冲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耐冲墨的IML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冲墨的IML油墨,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磷酸二氢铝1-2、蜂蜡4-6、2-溴-4-甲基苯酚0.3-1、硫醇丁基锡1-2、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1-2、三梨醇酐单油酸脂1-2、丙烯酸甲酯100-130、引发剂3-5、环氧丙醇10-14、丙烯酰胺8-13、碳酸钠0.1-0.13。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一种耐冲墨的IML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引发剂,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取2-溴-4-甲基苯酚,加入到其重量4-7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环氧丙醇,升高温度为50-55℃,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醇分散液;
(3)取丙烯酸甲酯、磷酸二氢铝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0-14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65-70℃,加入上述醇分散液,保温搅拌3-5小时,出料冷却,得聚酯乳液;
(4)取蜂蜡,加入到其重量5-8倍的甲苯中,送入到60-65℃的恒温水浴中,加入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保温搅拌1-2小时,出料,旋蒸除去甲苯,得改性蜂蜡;
(5)取丙烯酰胺,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三梨醇酐单油酸脂,升高温度为90-95℃,加入改性蜂蜡,保温搅拌1-2小时,升高温度为105-110℃,加入上述聚酯乳液、碳酸钠,保温搅拌2-3小时,出料,加入硫醇丁基锡,搅拌至常温,即得所述耐冲墨的IML油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首先以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在含有环氧丙醇的醇分散液中聚合,得到环氧改性的聚酯溶液,然后采用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蜂蜡,从而改善了蜂蜡的表面活性,然后与丙烯酰胺共混,分散到水溶液中,最后与环氧改性聚酯溶液共混,以碳酸钠为碱性催化剂,促进环氧交联,从而改善蜂蜡在聚酯间的分散性能,提高了成品油墨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了耐冲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展清,未经张展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6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