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4897.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3 | 分类号: | H04L12/723;H04L12/801;H04L12/911;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议 标签 交换 网络流量 管理 系统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中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在始发MPLS标签报文时,在该MPLS报文携带的业务流量数据的外层设置管理标记;在收到该MPLS报文之后,根据该MPLS报文中携带的管理标记识别出该MPLS报文携带的业务流量数据并进行流量管理。本发明实现了MPLS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的管理,网络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识别出某种需要的用户流量,并对之做分析,统计计费,流量工程调整,或是QoS标记等,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技术背景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已经成为了IP承载网的主要技术,新一代的IP承载网已经被称为MPLS承载网。IP承载网通过使用MPLS的相关技术,如MPLS VPN(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MPLSTE(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等,以实现IP承载网的多业务隔离、QoS保证以及IP网络的流量工程。因此在当前的IP承载网中,主要的流量都是MPLS标签流量,且基于P2P(点到点)的MPLS隧道,或是P2MP(点到多点)的MPLS隧道。
在纯IP流量的网络中,通过获取IP报文的五元组信息等,就可以完全的获知网络流量的含义,并实现对其控制,如:QoS重标记、安全控制、流量调整等。但是在MPLS标签交换的网络中,对网络流量的管理无法做到这点,因为该网络中的流量都是MPLS标签,且这些标签都是动态分配的,不能事先确定它的具体含义。
尤其在MPLS VPN应用中经常是多层的标签,在网络中间,并不能确定每层标签表示什么,如果剥掉这些网络标签,去识别内部的信息,是不可行的,因为MPLS报文里面可能是 IP报文,会存在地址重叠的情况,也可能是某种链路层报文,或是某种TDM(时分复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网络中间都是没有办法识别的。
因此,当前的一些路由器上的流量分析功能是无法实现对MPLS网络流量的分析和管理的。另外,传统的基于IP地址的网络流量管理方法,主要是基于具体主机(即基于IP地址的五元组)来实现的,而不能真正体现一种区域或是一种聚合业务类或是用户群的管理,因为这些被管理的个体的IP地址信息可能都是无序的杂乱分布的,因此仅仅依靠IP地址信息来管理网络流量是低效和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在MPLS网络边缘为MPLS标签报文设置管理标记,将标记打在用户流量和MPLS业务标签之间,用来识别具体业务流量,以方便对MPLS业务的流量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方法,包括:
在始发MPLS标签报文时,在该MPLS标签报文携带的用户流量和MPLS业务标签之间设置管理标记;
在收到该MPLS标签报文之后,根据该MPLS标签报文中携带的管理标记识别出该MPLS标签报文携带的具体业务流并进行流量管理。
在始发所述携带管理标记的MPLS标签报文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管理需要确定管理标记设置方式,并按照确定的方式设置所述管理标记。
所述确定的管理标记设置方式包括:
为一个虚拟专网VPN中发送到不同PE的业务流量分配不同的管理标记;或,
为一个VPN发送到各个PE的业务流量分配相同的管理标记;或,
单独为PE站点分配管理标记。
所述设置管理标记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4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处理舆情话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多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