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直接轧制工艺连铸坯轧前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4600.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亮;冯光宏;刘鑫;王宝山;刘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直接 轧制 工艺 连铸坯轧前 头尾 温差 控制 方法 | ||
一种用于减少直接轧制工艺连铸坯轧前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属于直接轧制技术领域。工艺:在连铸机每流的输送辊道上增加两段保温罩,其中一个段是在铸坯切断位置与定尺位置之间增加一段保温罩,其长度为铸坯定尺长度的一半,其起始点位置为定尺头部监测点的0.25m处;另外一个段是在连铸坯进入移钢区前的输送辊道增加一段保温罩,其长度为铸坯定尺长度的一半,其起始点位置为移钢区前沿。每流连铸坯在进入移钢区进行并流前,需要在连铸输送辊道上进行待温0.5~1.5min,待温时间根据连铸机的拉速进行工艺调节。优点在于:实现降低连铸坯的头尾温差的效果,投资少且见效快。满足强度要求而且质量较为轻便,方便现场工人进行随时卸下检修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接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直接轧制工艺连铸坯轧前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坯的直接轧制技术是指连铸坯不经过加热炉加热,由连铸机切断后,直接送到轧机进行轧制的工艺技术。该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而且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直接轧制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连铸机切断后未经过加热炉均温处理,连铸坯开轧前的头尾温差较大,一般10米长的150方连铸坯,开轧前的头尾有80℃~100℃。以螺纹钢筋生产为例,当连铸坯的头尾温度差大于80℃时,其力学性能的波动范围为100MPa,而传统加热炉生产的钢筋力学性能波动范围小于30MPa,因此,直轧连铸坯轧制前的头尾温差严重影响了钢材产品组织和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产品质量。
其他用于控制铸坯头尾温差方法:发明专利201010237764.4半无头轧制超长铸坯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描述的是半无头轧制工艺领域的一种铸坯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主要利用连铸坯进入均热炉后不同时间段输送速度的调节,实现铸坯头尾温差的控制。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直轧连铸坯的轧制前的头尾温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直接轧制工艺连铸坯轧制前的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主要在连铸高温段进行钢坯的保温和待温工艺处理,来提高连铸坯轧制前的温度均匀性,减小产量的力学性能波动,提高产品质量。
连铸坯的头尾温差是由于连铸过程中坯壳先后凝固造成的,直接轧制工艺连铸机生产的拉速V为2.0~2.8m/min,因此对于L长的连铸坯,在尾部切断的那一瞬间,其头尾空冷的时间差为L/V为3~5min,因此,连铸坯头尾的温度差在直轧工艺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只能通过其他工艺方法来减轻。具体工艺及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
(1)在连铸机每流的输送辊道上增加两段保温罩,其中一个段是在铸坯切断位置与定尺位置之间增加一段保温罩,其长度为铸坯定尺长度的一半,其起始点位置为定尺头部监测点的0.25m处;另外一个段是在连铸坯进入移钢区前的输送辊道增加一段保温罩,其长度为铸坯定尺长度的一半,其起始点位置为移钢区前沿(见图1)
(2)每流连铸坯在进入移钢区进行并流前,需要在连铸输送辊道上进行待温0.5~1.5min,待温时间根据连铸机的拉速进行工艺调节;
以长型材150mm×150mm连铸坯为例,在连铸机二冷配水动态调节的工艺下,直轧工艺减少铸坯头尾的铸坯待温时间选取范围如下:
当拉速为2.0~2.2m/min时,连铸坯待温时间为0~0.5min;
当拉速为2.2~2.5m/min时,连铸坯待温时间为0.5~1.0min;
当拉速为2.5~2.8m/min时,连铸坯待温时间为1.0~1.5min。
关于工艺布置的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需要在连铸机每流的输送辊道上增加两段保温罩,原理是在连铸坯拉坯生产过程缓慢,在铸坯头部出液压剪位置后,对其前半部分进行头部的定向保温,连铸坯的后半部分持续空冷,最终减小连铸坯的头尾温度差,实现连铸坯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尽量均匀,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4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质碳素钢连铸机
- 下一篇:半连铸自动控流装置及控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