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0439.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晋峰;辛宇光;刘晓伟;高晓燕;谢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50/213 | 分类号: | H01M50/213;H01M6/36;H01M6/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孔热 电池 单体 装配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装配结构,属于热电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芯杆的直径等于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中心孔的内径;带动芯杆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套接于芯杆上的压紧装置;其中:由多个中孔热电池单体组成的单体电池组合套接于芯杆上,所述单体电池组合位于压紧装置和旋转机构之间。本发明的中孔单体电池装配技术为无紧固架的模式,电池电堆外部无金属的装配结构,可提高热电池本身的绝缘能力。本发明采用无装配架的方式进行装配,芯杆固定、无装配架的方式进行固定电堆,在有限的电池空间内提高电池的直径,从而提高电池活性物质的体积占有率,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热电池是用电池本身的加热系统把不导电的固体状态盐类电解质加热熔融呈离子导体而进入工作状态的一种热激活贮备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功率和比能量、激活迅速、工作寿命短、贮存寿命长、使用温度宽广、机械性能好、无需维护、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武器领域。
目前,通常热电池的单体电池一般为无中孔的单体电池,这种单体电池是通过在装配架中装配的,首先将电池的上、下端板、单体电池、集流片以及石棉垫等压紧,然后通过上、下端板以及紧固拉条固定在一起。这种单体电池的装配方式必须采用上、下端板以及紧固拉条等金属件进行固定。由于采用了金属件,这种装配方法必须提高电池装配的绝缘性设计。另外,该装配方式挤占电池径向空间,因此也限制电池比能量的提高。而中孔电池可采用芯杆固定、无装配架的方式进行装配并固定电堆,该装配方式可在有限的电池空间内提高电池的直径,从而提高电池活性物质的体积占有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装配结构,该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装配结构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节省空间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专利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装配结构,至少包括:
芯杆(7),所述芯杆(7)的直径等于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中心孔的内径;
带动芯杆(7)转动的旋转机构(10),所述旋转机构(10)的动力输出轴与芯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
套接于芯杆(7)上的压紧装置(6);其中:
由多个中孔热电池单体组成的单体电池组合(8)套接于芯杆(7)上,所述单体电池组合(8)位于压紧装置(6)和旋转机构(10)之间。
进一步:所述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中孔集流片以及中孔石棉垫由中心芯杆轴向固定,放置在可控压力的压紧装置上压紧,成为一个电堆;在电堆外包裹有耐高温纤维带,端头粘接有胶带。
进一步:所述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由正极片、负极片、电解质片以及铁粉加热片组成。
进一步:所述中孔热电池单体电池由中孔双层片、负极片以及铁粉加热片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中孔集流片为304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所述胶带为聚酰亚胺胶带。
进一步:所述耐高温纤维带为玻璃纤维带或云母胶带。
进一步:所述压紧装置为气体增压缸模式或伺服机构模式或者液压模式。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中孔单体电池装配技术为无紧固架的模式,电池电堆外部无金属的装配结构,可提高热电池本身的绝缘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