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3124.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惠安;冯华然;庾力维;黄学劲;王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自动化 应用模式 接线 基础数据 选型 规范化 工作量 标准化 配电网 自动化设备 部门管理 范围覆盖 分析对比 规划建设 通过设备 有效解决 运行管理 运行寿命 增加设备 规划 模块化 最大化 建设 投资 分类 优化 维护 制定 | ||
1.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数据分析,包括配电网一次系统分析、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出线保护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运用的现状分析;
S2、国内主要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情况分析,调研国内主要城市的配电网规模、配电自动化设备及其覆盖情况、配电自动化模式应用情况,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提供可对比参考数据;
S3、目前国内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对比分析,先从基本原理、优缺点等方面介绍应用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多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再从实现功能、施工运维、经济造价等方面对各种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分类地区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S4、分类地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先按地区分类和配电线路类型的不同选择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及通信方式;再结合各种典型接线模式,对线路进行自动化设置;最后制定相应的选线选点原则及通信原则;另外,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存在的可能,分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并在规划中对自动化设备做好相应的设置;
S5、配电自动化建设设备选型标准化,根据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结果,做好相应的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及技术参数设置,有效提高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规划的可实施性,进一步发挥规划的作用;
S6、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结合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结果和设备选型,制定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设计规范,将规划结果进行标准化设计并模块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配电网一次系统现状分析具体为先总体分析配电网规模,再重点分析配电网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线路主干长度、线路主干节点、接线模式、线路转供电能力,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选择提供数据基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分析主要统计地区供电可靠率、线损率和电压合格率,分析配电线路历史故障原因及停电情况,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合理性依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出线保护分析包括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统计和出线保护装置动作整定配合情况分析,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性依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配电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运用的现状分析具体为从现状系统结构、主站系统、通信方式、通信设备及其在线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为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性和经济性基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配电自动化建设设计规范化包括标准化设计的范围界定,设计模块的划分,系统结构、工作电源、通信方式、组屏方案和配电线路保护整定等方面的技术原则制定,以及标准化设计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1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