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轨高速自动对向开孔装置及其开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8844.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鹏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3/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轨 主轴组件 直线驱动组件 间距调节组件 夹持组件 对称设置 开孔装置 移动通道 主轴支撑 沉头孔 对向 开孔 钻削 相背移动 一次装夹 主轴轴线 同轴度 一次性 相向 底座 垂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轨高速自动对向开孔装置及其开孔方法,包括底座、主轴组件、直线驱动组件、主轴间距调节组件、线轨夹持组件;所述主轴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轨夹持组件两侧,每个所述主轴组件包含至少两个主轴,两所述主轴组件之间形成线轨移动通道,所述主轴轴线与所述线轨移动通道垂直;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含主轴支撑平台,所述主轴组件安装于所述主轴支撑平台且被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带动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主轴间距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上方,通过所述主轴间距调节组件调节主轴间距,主轴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轨夹持组件两侧,多个主轴就可以一次性实现多个沉头孔的钻削,效率更高,并且一次装夹其钻削的沉头孔的同轴度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线轨高速自动对向开孔装置及其开孔方法。
背景技术
线轨上为了便于线轨的安装固定,往往会在其上加工沉头孔,便于在安装固定过程中使用螺栓进行加工和固定。
现有的线轨沉头孔加工方法为先在线轨一边加工一部分沉头孔,然后再更换到另一钻床,使用另一直径的钻头加工出另一部分沉头孔,此种加工方法加工过程繁琐,效率低,并且由于存在多次装夹,其两次加工的孔的同轴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轨高速自动对向开孔装置及其开孔方法,其意在提供一种方便快速,能够经过一次夹持即可完成沉头孔加工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轨高速自动对向开孔装置,包括底座、主轴组件、直线驱动组件、主轴间距调节组件、线轨夹持组件;
所述主轴组件对称设置于线轨夹持组件两侧,每个所述主轴组件包含至少两个主轴,两所述主轴组件之间形成线轨移动通道,所述主轴轴线与所述线轨移动通道垂直;
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含主轴支撑平台,所述主轴组件安装于所述主轴支撑平台且被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带动相向或相背移动;
所述主轴间距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上方,通过所述主轴间距调节组件调节主轴间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线轨夹持组件包含固定于底座的支架、固定连接于支架上的下压组件、固定连接于下压组件其动力输出端的压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夹持平台,所述下压组件可带动所述压板向所述夹持平台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压组件为油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含伺服电机、导轨、沿导轨滑动的滑块,所述主轴支撑平台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间距调节组件包含开设于所述主轴支撑平台上的至少两个平行的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的导向滑块,每个所述主轴通过螺栓与所述导向滑块机械连接,旋紧所述螺栓可使所述导向滑块锁紧在所述导向槽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基于上述一种线轨高速自动对向开孔装置的开孔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将线轨置入所述线轨移动通道;
S2:控制线轨夹持组件夹持所述线轨;
S3:主轴启动,直线驱动组件带动两所述主轴组件相向移动,连接于主轴上的钻削刀具分别在线轨的两侧面开设出设定深度的安装孔,两主轴的位移总距离小于线轨两侧面之间的厚度;
S4:一边的主轴被直线驱动组件带动后退设地距离,延时设定时间,另一边的主轴继续进给钻削所述设定时间后被直线驱动组件带动后退到初始位置;
S5:最先后退的主轴被直线驱动组件带动沿原路径继续钻削设定距离,将沉头孔连通后,退回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鹏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鹏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