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8708.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7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东;王永成;于涛;肖辉;胡雪岩;贲广利;钱进;罗佺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5/06 | 分类号: | G06F5/06;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吴乃壮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行 数据 接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及装置,所述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采用三线制方式接收同步串行RS‑422数据,通过判断光学舱平台发送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要求,保证了数据信号的正确获取,该方法可应用于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串行传输中。本发明采取FPGA内多FIFO机制对不定周期串行数据帧进行接收,逻辑内实时判定数据帧头及FIFO中数据长度,若不满足协议要求,记录接收状态并更新参数信息后下传。多FIFO缓存既无额外芯片存储开销,也为CPU软件预留了更多的处理时间,优化了系统结构与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运行的航天光学卫星上,光学舱平台与载荷管理器之间或者光学舱平台与载荷之间,通常包含1553B数据总线及串行数据注入接口。为保证数据传输同步性及可靠性,串行数据注入接口通常设计成包含片选信号、时钟信号及数据信号的三线制同步RS-422接口,对串行数据的接收或者存储通过采用诸如载荷管理器的控制芯片进行,然后将缓存的数据进行转发或者其他处理。但是由于这种数据的传输需应用在航天领域,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还有待加强以及不定周期数据帧处理中对缓存芯片带来的数据堆积压力以及处理速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数据快速缓存冲突问题以及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串行传输误码及数据快速缓存冲突问题以及提出一种高可靠串行数据帧接收及不定周期数据帧多FIFO缓存、传输方法,保证注入数据的有效执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串行数据帧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载荷管理器FPGA判定光学舱平台发送的信号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步骤S20,在载荷管理器FPGA判定光学舱平台发送的信号符合预设要求时,将数据存储至多FIFO的第一FIFO中;
步骤S30,判断光学舱平台是否将一帧数据发送完成;
步骤S40,在光学舱平台将一帧数据发送完成时,载荷管理器FPGA判定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帧长度是否满足协议要求;
步骤S50,在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帧长度满足协议要求时,载荷管理器FPGA 将存储在FIFO中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
步骤S60,完成当前数据传输后,重复步骤S10~步骤S50,每一次待传输的数据依次存储在多FIFO的下一FIFO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载荷管理器FPGA判定光学舱平台发送的片选信号是否有效;
步骤S12,在判定片选信号有效时,载荷管理器FPGA判定时钟信号下降沿是否有效;
步骤S13,在时钟信号下降沿有效时,进入步骤S20。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为:载荷管理器FPGA根据时钟边沿按位获取有效数据并移位组字,按字将数据存储至多FIFO中的第一FIFO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载荷管理器FPGA判断片选信号是否拉高,若信号为高,表明光学舱平台将一帧数据发送完成;若信号为低,则表明光学舱平台未将一帧数据发送完成。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1,在光学舱平台未将一帧数据发送完成时,返回步骤S12。
优选地,所述步骤S40之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二次过冷功能的无油轴承外置式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报修方法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