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透镜的全固态水平二维光束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7976.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侃;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35 | 分类号: | G02B6/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透镜 固态 水平 二维 光束 转向 装置 | ||
一种基于透镜的全固态水平二维光束转向装置,包括第一基片、上包层、输入耦合器、连接波导、1xN光开关、N个开关输出波导、N个输出耦合器、开关电学接口、控制器、第二基片、N个三维波导和透镜,N为2以上的正整数。本发明装置能够实现二维的光束转向,并具有功率容量大、控制复杂度低、电功耗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束转向,特别是一种基于透镜的全固态水平二维光束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遥感等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激光光束进行转向的装置是激光雷达中的核心组成。传统的基于机械转动反射镜的光束转向装置速度有限,且由于机械部件的存在,体积大,易受振动等环境因素干扰,可靠性较差。近年来,全固态的光束转向装置逐渐收到关注,全固态装置没有活动部件,因此不易受振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全固态装置通常体积较小、功耗更低,因此有望取代机械式扫描成为下一代光束扫描技术。
目前已经报道的全固态的光束转向装置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方法1:基于液晶移相器的方案。通过控制液晶移相器不同位置的相位,改变入射光场对应位置的相位,实现光束的转向。该方案扫描速度较慢,且受限于液晶材料特性无法承受较高的输入光功率。
方法2: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MEMS反射镜的角度来实现光束转向,与液晶方案类似,该方案无法承受较高的输入光功率,且MEMS系统仍然具有微型的机械部件,故还存在机械疲劳导致寿命较低的问题。
方法3:基于集成光相控阵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在集成芯片上改变不同发射单元的光信号相位,来实现光束转向。该方案需要对集成芯片上所有发射单元的光信号进行相位控制,控制复杂度较高,功耗也较高。
方法4:基于集成平面透镜和光栅发射的方案。该方案在集成芯片上制备一个平面透镜,透镜具有多个输入耦合器,每条输入耦合器以一个特定角度将光信号输入到平面透镜,输出光信号是平面上沿特定方向传播的平行光束,最后经过一个光栅将光发射到自由空间。通过将光信号切换到不同的透镜输入耦合器,来实现发射光束的转向。该方案中的平面透镜需要使用不同于波导的材料,具有较大损耗,且在不改变输入光波长的条件下,只能实现一维扫描。
总之,以上的方案或者在功率容量,或者在控制复杂度和电功耗,或者在二维扫描能力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一种光束转向装置能够上述克服方案的不足,具备大功率容量、低控制复杂度、低电功耗,且能够在不改变光波长的条件下实现二维扫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问题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透镜的全固态水平二维光束转向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二维的光束转向,并具有功率容量大、控制复杂度低、电功耗低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透镜的全固态水平二维光束转向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第一基片、上包层、输入耦合器、连接波导、1xN光开关、N个开关输出波导、N个输出耦合器、开关电学接口、控制器、第二基片、N个三维波导和透镜,N为2以上的正整数,所述的上包层、输入耦合器、连接波导、1xN光开关、开关电学接口、N个开关输出波导和N个输出耦合器都制备在所述的第一基片上,沿光信号传播的方向,依次是所述的输入耦合器、连接波导、1xN光开关、开关输出波导、N个输出耦合器、N个三维波导和透镜,所述的上包层覆盖在所述的输入耦合器、连接波导、1xN光开关、N个开关输出波导和N个输出耦合器上,并在所述的第一基片上无上述器件的位置与第一基片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