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抱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1992.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胜;徐云辉;张海涛;李伟伟;胡金星;翟新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蔚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抱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抱紧装置,定抱构件(3)、动抱构件(2)和液压推移结构;所述的定抱构件(3),用于夹持物件,其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的定抱构件(3)开口处的内夹持面上设置有凹形槽口,用于嵌合设置动抱构件(2);所述的定抱构件(3)开口处设置液压推移结构,该液压推移结构用于控制动抱构件(2)在凹形槽口内的轴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夹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抱紧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抱紧装置主要应用在棒类、管类零部件的抱紧和夹紧。通常管类、棒类零部件的抱紧需要对抱紧位置进行反复调整和移动,以满足不同条件的使用要求。
目前,机械压紧结构多采用螺栓压紧,在变换抱紧位置时,操作人员需拆卸螺栓,然后进行位置调整,再拧紧螺栓,操作复杂、费时、效率低下。在抱紧装置所需抱紧力较大时,相应的螺栓拧紧力就需要增加,这就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机械抱紧结构抱紧力的大小通过人力决定,就导致抱紧力最大极限较低。在受载较大时,易因抱紧力不足导致安全事故。同样,在螺栓频繁拧紧、拆卸过程中,加剧了螺栓以及丝孔的磨损,导致整个抱紧装置寿命降低。因此,在这种需要频繁变换抱紧位置的情况下,现有的机械压紧结构存在抱紧力不足、安装调整不便、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机械抱紧装置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压抱紧装置,采用液压驱动抱紧方式,可通过调节供油压力调节抱紧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抱紧装置,所述液压抱紧装置包括:定抱构件3、动抱构件2和液压推移结构;
所述的定抱构件3,用于夹持物件,其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的定抱构件3开口处的内夹持面上设置有凹形槽口,用于嵌合设置动抱构件2;所述的定抱构件3开口处设置液压推移结构,该液压推移结构控制动抱构件2在凹形槽口内的轴向移动。
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定抱构件3呈中空管道式结构,所述动抱构件2具有相应的抱紧面。
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抱紧面为弧形抱紧面7或平面。
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动抱构件2为多个,且对称地设置在定抱构件3的两侧或呈圆周分布在定抱构件3外。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液压推移结构包括:活塞1和液压缸体4;活塞1呈凸字形,其中的凸出部分安装在定抱构件3开口处,与动抱构件2贴合;活塞1的剩下部分设置在液压缸体4内;液压缸体4大致呈U形,U形口固定在定抱构件3开口外侧,形成密封空间。
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液压缸体4外接供液压油装置,从液压缸体4的入口通入液压油进行供压,通过调整供油压力,进而调整动抱构件2与待夹紧部件5之间的抱紧力。
将待夹紧部件置于定抱箍3内的通道中,调整到合适位置时,操作外部的供液压油装置从从液压缸体4的A口持续通入液压油,推动活塞1水平移动,在活塞1推动下,动抱箍2朝向定抱箍3水平移动,动抱箍2的弧形的抱紧面7与待夹紧部件5接触,从而夹紧待夹紧部件5,使待夹紧部件5分别与定抱箍3和动抱箍2贴合;此时,外部的供液压油装置继续通入液压油进行供压,使动抱箍2与待夹紧部件5抱紧。当抱紧位置需要调整时,操作外部的供液压油装置,停止向液压缸体4的A接口通入液压油,进而停止供压,动抱箍2与待夹紧部件5之间的抱紧压力消失,则可进行位置调节。另外,在抱紧力要求不同的工况下,可通过调整供油压力,来调整抱紧力。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装置能通过液压油的通断,实现对棒类、管类零部件的抱紧与松开,方便调整。另外,本发明的装置的抱紧力由供油压力决定,极大提高了抱紧力调节范围,使用范围广,安全系数高。此外,本发明的装置进行位置调整时,无需拆装,避免因反复拆装导致的寿命降低问题,使用寿命相较于机械压紧装置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1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