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7666.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辉;许森;孙震强;李俊杰;霍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48/10;H04W48/16;H04W72/566;H04W74/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姜雍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接入 方法 装置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小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的小区接入方法包括:基站利用各个运营商共享的载波,广播各个运营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与PLMN的接入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终端利用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查询映射关系,得到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终端利用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本公开在5G共享网络场景下,实现了不同运营商的用户终端能够根据HPLMN优先选择一定的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使得不同运营商的用户终端可以按照一定的优先级接入5G共享网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共享网络的主流方案为多个运营商共享一个物理基站,物理机站将数据回传到各个运营商各自独立建设的核心网。
按照载波共享方式对共享网络进行划分,可分为共享载波和独立载波两种方式。其中,共享载波指各方运营商将其所有频率共享出来,共同使用;独立载波指虽然各方运营商共享基站设备,但仍仅能使用各方运营商自己的频率,即频率不共享。
图1示出了共享载波的工作方案示意图。A运营商和B运营商共享无线网络,共享载波,各自独立建设承载网和核心网。A运营商的a用户和B运营商的b用户通过共享网络的共享载波接入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区分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数据后分别回传到各自的核心网,将a用户的数据回传到A运营商的核心网,将b用户的数据回传到B运营商核心网。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5G共享网络场景下,实现不同运营商的用户终端按照一定的优先级接入5G共享网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接入方法,包括:基站利用各个运营商共享的载波,广播各个运营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与PLMN的接入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终端利用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查询映射关系,得到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终端利用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的个数为多个,PLMN的接入资源为PLMN对应的频点;终端利用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包括:终端在HPLMN对应的频点发起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PLMN对应的频点个数为多个,PLMN对应的各个频点分别具有优先级;终端在HPLMN对应的频点发起接入包括:终端在HPLMN对应的频点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频点发起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的个数为单个,PLMN的接入资源为PLMN对应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终端利用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包括:终端利用HPLMN对应的PRACH序列发起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PLMN对应的PRACH序列的个数为多个;终端利用HPLMN对应的PRACH序列发起接入包括:终端从HPLMN对应的多个PRACH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PRACH序列,并利用随机选择的PRACH序列发起接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区接入系统,包括:基站,被配置为:利用各个运营商共享的载波,广播各个运营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与PLMN的接入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终端,被配置为:利用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查询映射关系,得到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利用HPLMN对应的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的个数为多个,PLMN的接入资源为PLMN对应的频点;终端被配置为:在HPLMN对应的频点发起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PLMN对应的频点个数为多个,PLMN对应的各个频点分别具有优先级;终端被配置为:在HPLMN对应的频点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频点发起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