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7580.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蕾;黄武建;卜文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B01J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35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轮 成型端 转鼓造粒机 成型腔室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加湿处理 成型部 内壁 成型 造粒成型 中空结构 成型腔 室内部 侧壁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包括机体,机体之上设置有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之中设置有采用中空结构的成型腔室,所述第一辊轮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室内部;所述第一辊轮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成型端齿,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成型端齿;所述第一成型端齿包括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辊轮之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的第一成型部,所述第二成型端齿包括有连接至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之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上的第二成型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转鼓造粒机,其可有效改善原料在造粒成型过程中成型的效率,并可避免成型后的产品内部湿度过大而可能导致的工艺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
背景技术
水溶肥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复合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水溶肥具有易于被作物吸收、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等明显优势。水溶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进行处理过的肥料原料进行造粒成型处理。相关技术中,上述造粒成型设备往往依赖于转鼓造粒机得以实现;现有的转鼓造粒机在工作过程中,为确保原料在转鼓造粒机内部有效成型,需定时向设备内部注入蒸汽,然而,由于目前无法对于设备内原料成型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故在通入蒸汽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加入量过多而导致成型原料湿度过大,或加入量过少而无法使得原料有效成型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其可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转鼓造粒机无法有效协调通入蒸汽量与成型效果之间的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加湿处理的转鼓造粒机,包括机体,机体之上设置有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其中,所述第一辊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轮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辊轮之中设置有采用中空结构的成型腔室,所述第一辊轮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室内部;所述第一辊轮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成型端齿,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成型端齿,所述多个第一成型端齿与所述多个第二成型端齿彼此相对;
所述第一成型端齿包括有连接至所述第一辊轮之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之上的第一成型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采用橡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流腔室,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外挤压端体,所述第一气流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内挤压端体,所述多个第一外挤压端体与所述多个第一内挤压端体彼此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外挤压端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内挤压端体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一气流腔室之中设置有导通至所述第一成型部的侧壁之上的第一导流管道;
所述第二成型端齿包括有连接至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之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上的第二成型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采用橡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流腔室,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外挤压端体,所述第二气流腔室的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内挤压端体,所述多个第二外挤压端体与所述多个第二内挤压端体彼此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外挤压端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内挤压端体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二气流腔室之中设置有导通至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侧壁之上的第二导流管道;
所述第一辊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流夹层,所述第一储流夹层通过进气阀导通至所述第一辊轮外部,且所述第一储流夹层内部填充有高温蒸汽,所述第一气流腔室与所述第一储流夹层相互导通;所述第二辊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储流夹层,所述第二储流夹层通过进气阀导通至所述第二辊轮外部,且所述第二储流夹层内部填充有高温蒸汽,所述第二气流腔室与所述第二储流夹层相互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绿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7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改善成型效率的转鼓造粒机
- 下一篇:可避免结料的转鼓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