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录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6656.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舒玉强;雷声伟;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6 | 分类号: | H04N5/76;H04N21/2343;H04N21/8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魏兰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录制 视频流文件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视频图像编码 后台服务器 终端 视频录制装置 摄像头采集 摄像头 参数发送 参数合成 处理负担 人脸识别 视频文件 数据转换 预设格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录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编码数据,将所述视频图像编码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视频流文件;获取所述摄像头当前的朝向参数;将所述视频流文件和所述朝向参数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流文件和所述朝向参数合成一个视频文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视频录制装置、终端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为了实现边进行人脸识别边进行视频录制,所存在的视频录制效果不佳、需要安装的SDK包过大,以及处理负担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视频录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类身份认证系统中,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人脸验证,另一个是活体检测。其中,活体检测主要是用来确认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是来自用户本人,而不是回放或者伪造材料。随着各领域对身份认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人脸验证和活体检测之外,还同时要求录制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的视频并传送至后台供监管方进行认证和存证。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边进行人脸识别(包括人脸验证和活体检测)边进行视频录制,在视频录制时,终端需要把相机数据和音频数据转换为预定格式后,通过集成于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包)中的FFMpeg(一个用于处理音频视频的第三方库)将音视频数据合成为MP4文件传至后台。这种视频录制方法的缺陷在于:(1)终端必须先下载包含FFMpeg的SDK包才能实现视频录制,而且由于终端各式各样,某些终端运行FFMpeg性能不佳,导致用户体验较差;(2)作为一个对外提供的SDK,客户对SDK包的大小非常敏感,引入FFMpeg,直接增加1MB的包大小;(3)最终合成的视频文件中包含音频,而实际人脸识别场景下的视频认证并不需要声音,如此会导致增加终端不必要的处理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频录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为了实现边进行人脸识别边进行视频录制,所存在的视频录制效果不佳、需要安装的SDK包过大,以及处理负担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录制方法,所述视频录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编码数据,将所述视频图像编码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视频流文件;
获取所述摄像头当前的朝向参数;
将所述视频流文件和所述朝向参数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流文件和所述朝向参数合成一个视频文件。
可选地,所述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编码数据,将所述视频图像编码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视频流文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视频录制指令,根据所述视频录制指令调用摄像头;
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编码数据。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编码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编码数据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的发光参数控制屏幕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发出预设种颜色的光线,以使所述摄像头依次采集所述预设种颜色的光线对应的人脸图像,形成人脸图像序列,其中每种颜色的光线对应若干帧人脸图像;
获取所述人脸图像序列中两两相邻的颜色之间的差异图,得到差异图序列;
将所述预设的发光参数和所述差异图序列发送至后台光线活体检测服务,以使所述光线活体检测服务判断所述摄像头当前拍摄的是否为真人;
当接收到所述光线活体检测服务返回的所述摄像头当前拍摄的为真人的检测结果时,执行步骤: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编码数据,将所述视频图像编码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视频流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