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循环式顶置热管微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6475.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辉;冯剑超;庞晓风;张德军;许荣兴;周健健;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3 | 分类号: | F24F1/0003;F24F13/30;F24F11/89;F24F13/28;F24F13/2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模块 互为备份 换热回路 热管 冷冻水冷却 室外 双循环式 压缩制冷 顶置 风冷 淋水 排热 蒸发 冷却系统设计 自然冷却方式 发生故障 供给方式 均匀散热 冷凝方式 冷却单元 冷却回路 自然冷源 冷凝 冗余 散热 补充 机柜 台顶 | ||
1.一种双循环式顶置热管微模块,包括室内封闭通道模块、室外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封闭通道模块,包括至少两列相对布置的服务器机柜,每列服务器机柜中包括多台服务器机柜,相对布置的两列服务器机柜之间形成一列间通道,且每列服务器机柜中的服务器机柜均从所述列间通道进风,或向所述列间通道排风,
每一服务器机柜顶部均布置一顶置热管,每一所述顶置热管的出风临近其下服务器机柜的进风、回风临近其下服务器机柜的排风,
相邻两列服务器机柜及其顶部布置的顶置热管、以及相邻两列服务器机柜之间的列间通道,通过通道结构件形成一封闭换热通道,
每一所述顶置热管中均含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
--所述室外冷却单元,包括自然冷却模块Ⅰ、自然冷却模块Ⅱ、室外冷却系统Ⅰ、室外冷却系统Ⅱ,其中,
所述顶置热管第1列的奇数位和第2列的偶数位中的每一所述热管换热器Ⅰ,通过其气管出管、液管进管分别与所述自然冷却模块Ⅰ的集气管、分液管连通,构成第一换热回路;
所述顶置热管第1列的偶数位和第2列的奇数位中的每一所述热管换热器Ⅰ,通过其气管出管、液管进管分别与所述自然冷却模块Ⅱ的集气管、分液管连通,构成第二换热回路;
所述顶置热管第1列的奇数位和第2列的偶数位中的每一所述热管换热器Ⅱ,通过其气管出管、液管进管分别与所述室外冷却系统Ⅰ的集气管、分液管连通,构成第三换热回路;
所述顶置热管第1列的偶数位和第2列的奇数位中的每一所述热管换热器Ⅱ,通过其气管出管、液管进管分别与所述室外冷却系统Ⅱ的集气管、分液管连通,构成第四换热回路;
所述第一列奇数位和偶数位的各所述顶置热管,分别与位于第二列奇数位和偶数位的各所述顶置热管,一一相对布置;
所述自然冷却模块Ⅰ、自然冷却模块Ⅱ的结构相同,其换热主体均为热管冷凝器,进入所述热管冷凝器内的制冷剂蒸气被冷凝为制冷剂液体,所述热管冷凝器的冷凝方式为风冷冷凝或风冷结合淋水蒸发冷凝;
所述室外冷却系统Ⅰ、室外冷却系统Ⅱ的结构相同,进入所述室外冷却系统Ⅰ、室外冷却系统Ⅱ内的制冷剂蒸气利用风冷和/或压缩制冷的冷凝方式、或风冷和/或冷冻水冷却的冷凝方式被冷凝为制冷剂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式顶置热管微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顶置热管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接水盘、挡水格栅Ⅰ、风机、空气过滤器以及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其中,
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底部,用以收集换热器表面析出的冷凝水并通过其底部的排水管及时排出机房;
所述挡水格栅Ⅰ临近所述接水盘设置,用以防止进入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飞溅出所述顶置热管外,从而保障系统安全;
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壁上,用以驱动所述框架内的气流掠过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表面;
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回风口处,用于保障机房洁净度且可多次清洗及在线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循环式顶置热管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还设有一控制器Ⅰ,所述控制器Ⅰ与所述风机通信连接,用以根据系统热负荷变化情况对所述风机进行无级调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4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
- 下一篇:一种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