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肿消炎止痛的中药贴剂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6005.1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梁;刘卫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梁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K9/70;A61P29/00;A61P7/10;A61P15/14;A61P43/00;A61P31/06;A61P31/14;A61P35/00;A61P17/02;A61P31/10;A61P17/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肿 消炎 止痛 中药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肿消炎止痛的中药贴剂及制备工艺,配方包括:茜草、地丁草、海风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桃仁、红花和赋形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13%的茜草、8‑12%的地丁草、8‑10%的海风藤、7‑9%的忍冬藤、5‑8%的白花蛇舌草、6‑9%的半枝莲、3‑6%的桃仁、6‑9%的红花和25‑30%的赋形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预处理;步骤三,膏体制作;步骤四,贴剂制作;步骤五,密封包装;步骤六:检验储存;该发明,采用茜草、地丁草、海风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桃仁和红花此等活血祛瘀、祛风散血、行气利水和破瘀止痛的中草药制作而成,且采用贴剂,便于使用,见效快,制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贴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肿消炎止痛的中药贴剂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急慢性乳腺小叶增生、淋巴结炎、淋巴腺结核、腮腺炎、跌打损伤、脂肪瘤、疖肿、蛇头疔、甲沟炎和甲癣等易导致发炎肿痛的疾病,一般西医采用具有消炎作用的抗生素治疗,但是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过敏等症状,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肿消炎止痛的中药贴剂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肿消炎止痛的中药贴剂,配方包括:茜草、地丁草、海风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桃仁、红花和赋形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13%的茜草、8-12%的地丁草、8-10%的海风藤、7-9%的忍冬藤、5-8%的白花蛇舌草、6-9%的半枝莲、3-6%的桃仁、6-9%的红花和25-30%的赋形剂。
一种消肿消炎止痛的中药贴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预处理;步骤三,膏体制作;步骤四,贴剂制作;步骤五,密封包装;步骤六:检验储存;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13%的茜草、8-12%的地丁草、8-10%的海风藤、7-9%的忍冬藤、5-8%的白花蛇舌草、6-9%的半枝莲、3-6%的桃仁、6-9%的红花和25-30%的赋形剂进行选取,并按照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原料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茜草的根利用炭火翻炒5-10min,直至表面略微焦黄;
2)将半枝莲的鲜品配以鲜半边莲放置备用;
3)将桃仁去皮和尖备用;
4)将红花晒干备用;
5)将海风藤植物的干燥藤茎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厚片,晒干后粉碎备用;
6)忍冬藤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后粉碎,并加入黄丹搅拌均匀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膏体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所有预处理过得原材料以及地丁草和白花蛇舌草共同混合后切碎捣烂,直至呈烂泥状;
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中,再加入赋形剂,不断搅拌,直至赋形剂与药物完全混合均匀,呈膏体状;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贴剂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步骤三中制作而成的膏体按照规定所需厚度和剂量涂覆在织物载体上;
2)在织物载体涂覆有膏体的一侧边缘,且环绕在膏体四周涂覆一侧粘贴层;
3)在织物载体涂覆有膏体的一侧粘贴有离型纸。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单个的中药贴分别密封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梁,未经李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小动物在线无创肺功能监测仪